大陸電價上千種? 能源局官員:沒人說得清楚

人氣 32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電本身是民眾生活生產的必需品,在被壟斷經營的同時,電也成為中共政府的一種政策工具,電價出現在招商優惠的項目表上。粗略統計,大陸銷售電價達上千種,中共能源局官員表示,沒有人說得清楚中國有多少種電價。有評論人士認為,電價存在惡性循環,買單的只能是毫無選擇權的消費者。

大陸銷售電價成中共能源局統計難題

中國的電價到底如何形成?到底有多少種電價?就這個問題,從普通用戶到企業人員再到中共能源局官員,竟無人能給出答案。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共能源局一位官員表示,就銷售電價而言,全國可能就有上千種,如果算上各種名目的優惠電價與前端的上網電價,沒有人說得清楚中國有多少種電價。

上網電價、輸配電價、終端電價等名目讓人眼花繚亂,而居民生活用電、商業用電、非居民用電、非普工業用電、大工業用電、農業生產用電、貧困縣農排用電等各種區分更是讓人如墜霧中。

中共地方政府自主定價令電價更加多樣化,北京對居民生活用電之外的用電類別實行夏季和非夏季兩種峰谷分時銷售電價政策,在電壓等級和四大用電類別基礎上,引入高峰、平段和低谷三個時段電價,兩項折合120種電價。外加其他用電統計,粗略計算北京總計有314種電價。

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有獨立的電價,住在燕景佳園的劉女士對大紀元記者說:「亦莊管委會為了吸引商家在這裡投資建廠,在電價上就給予優惠,有些關係的人還可以拿到更低價格的電,折算起來比我們這民用電還划算。」

評論人士:為壟斷利潤買單的只能是消費者

有電力企業人士表示,電價複雜的問題在於輸配沒有分開,電網公司盈利靠買賣差價保障,獨買獨賣妨礙了電價的簡單化、市場化趨勢。

所謂獨買獨賣,是說電網公司包辦了從電力上網到終端用戶的整個過程。而輸配電成本至今並不清晰,原中共電監會只有平均的輸電成本數據。目前仍然由中共政府行政審批來規定發電電價,依據電廠的成本來核定上網電價,基本上一個電廠一個價格,甚至一個發電機組一個價格。

對於複雜的電價,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電價本身意義不大,關鍵是看形成電價的機制,也即各方都在關注的電力體制改革的前景。不過在電網包辦從發電側到銷售端整個過程的情況下,改革從何改起,各方並沒有共識。

大陸財經評論人士葉檀認為,電價存在惡性循環,電網的壟斷與發電企業對壘,到最後,為電網壟斷利潤買單的,只能是毫無選擇權的消費者。改變電價惡性循環,前提是無條件制止電網在上下游產業再擴張,並嚴格界定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之間的價差,最大限度壓縮電網的壟斷利潤空間。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三峽工程罕見政治秘密曝光 李鵬指鄧小平江澤民拍板上馬
洪願:改革開放增進了中國人的幸福感嗎?
穩定電力價格 德聯邦和各州政府尋求共識
大陸水務官員放言 水價要至少提高十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