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巨額地方債轉嫁百姓 中共新招騙術揭祕

【大紀元2013年06月15日訊】 (新紀元週刊329期,記者方涵報導)中國《時代周刊》披露了中共官方將巨額的地方債務包裝成「理財產品」,賣給老百姓。難怪,中共官員在談及地方債時,都表示債務風險「可控」。

儘管中國和西方金融業一直擔憂中共地方政府發行的20萬億巨額地方債會引發債務危機,中共地方和中央官員卻表示對此並不擔心。5月30日,中國大陸媒體的一篇文章揭示了官員們「信心」背後的一個原因,即部分地方債已經通過銀行「理財產品」的外衣,轉嫁給了大陸民眾。

中國地方債臺高築

2013年5月2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在北京稱,算上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中國政府債務已經占2012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52萬億)的50%,即26萬億人民幣。2013年4月6日,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由於地方政府債務透明度低,他的估計是地方債總額超過20萬億元。

4月9日,惠譽(Fitch)將中國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同一天,穆迪(Moody’s)將中國評級展望從「正面」下調為「穩定」。穆迪認為,在降低地方債務風險和信貸擴張問題的解決上,中國沒有達到預期進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財政監督報告》指出,受2008年刺激計畫影響,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加速發展,地方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或成財政風險潛在源頭,80%被調查城市稱會以銷售土地來償付債務。一些政府仍處於極脆弱風險邊緣,如一些欠發達西部省份。

地方政府轉嫁債務給民眾

雖然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高築,但中共各地和中央官員在談及地方債時,都表示債務風險「可控」。5月30日,中國《時代周刊》披露了官方如何把地方債務轉嫁給老百姓。

首先,各地方政府主導註冊一些名為「某城建開發公司」、「城建資產經營公司」的融資平臺,然後地方政府為了政績或滿足升遷的好大喜功開始立項,比如:建機場、建高速公路、蓋政府大樓……

然後,上述融資平臺拿著政府的項目去找銀行融資,更多是找跟自己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城市商業銀行。因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的項目,所以這些融資的獲取就異常順利,一般情況下是:分管副市長(副縣長)審批金額多少,銀行就給貸多少。

城商行當然知道,融出去的錢大半是有去無回,所以就把此債權轉賣給信託公司,比如10億元的融資,銀行說:「我只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接手,簽的是5%的利息,你還有3%可賺。」

接盤的信託公司也知道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是個什麼東西,信託公司為逃避風險就把這些個債權打包成一個個「項目投資產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項目」。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很炫麗的名稱理財產品。

信託公司把「理財產品」「回籠」到銀行,讓銀行代理銷售並拿取回扣。銀行就印些廣告,再開一間「理財室」、配個理財經理,打開電腦,看著儲戶的存款額,開始給閒錢多的「VIP客戶」打電話推銷。

在理財經理殷勤介紹和利息的誘惑下,這些VIP客戶就開始買這些理財產品。至此,這些儲戶,或者說普通的老百姓(特別是大爺大媽),就稀裡糊塗地成為了地方政府的債權人。

買到幽靈合同 有苦無處訴

這些理財產品往往不能及時兌現,去年華夏銀行起步50萬元一份的VIP產品讓客戶血本無歸。但經典一幕是:客戶去找銀行,銀行會說:「合同上沒有銀行的章子,我們只是代售。」

如果投資人依照合同上的章去找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會說:「我們只是理財的信託公司,就好比你買了中石油的股票賠了,你不能找開戶的證券公司吧!」

投資人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我們是跟銀行簽的約、融的資,你是誰?」

投資人再去找信託公司說:「明明寫著保本的!」信託公司反駁:「投資有風險,你沒看合同條款細則嗎?這是政府項目,政府不光說保本,還說有補貼呢,不信你去問政府!」

投資人去問政府,政府說:「我們只是立項,審批項目,我們只是行政機構,連這你都不知道?」

投資人要去打官司,但發現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而銀行在本地,信託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

後果比美國房地產危機更大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內地最大內資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董事長張克爆料稱,地方政府債務已「離開可控的範圍」,或將引發比美國住宅市場崩潰更大的金融危機。他表示,從公共廣場到道路修繕,許多地方政府投資於回報平平的項目,因此只能依靠滾轉債務來償還債權人。「用發新債還舊債,總有一天這個循環會畫不下去。」目前大陸甚至一些縣政府都能藉助投資實體輕鬆發行債券,「這就演變得有些可怕,全國有2800多個縣。如果每個縣都發債,有可能帶來危機。」他表示:「這可比美國房地產危機更龐大!」

不少專家擔心,中共地方債務將像美國房地產次貸一樣,引發中國經濟危機。◇

本文轉自第329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