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美脫貧致富 須擇好教育和生活區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南綜合報導)美國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對於貧困的美國低收入家庭來說,若想上升到中產階級或更高階層,教育、家庭結構和大都市地區的經濟佈局等因素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研究基於本週即將公佈的一份百萬匿名收入記錄, 經濟學家們先用足夠的數據來比較全美各大都市區的向上流動性。這些數據提供了一些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也就是,可改變人們與生俱來的所在社會階層的機會包括教育、家庭結構和大都市地區的經濟佈局等因素。由此,人們所居住的地理位置,似乎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數據顯示,在東南和中西部工業城市,如亞特蘭大、夏洛特、孟菲斯、羅利、印第安納波利斯、辛辛那提和哥倫布,收入流動性的變化比較小。相比之下, 在東北和西部地區,包括紐約、波士頓、鹽湖城、匹茲堡、西雅圖、加利福尼亞州和明尼蘇達州的大部份地區,收入流動性的變化比較大。

「跟你在哪裏長大有關係,」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和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漢登(Nathaniel Hendren)說, 美國各地的孩子們可以擺脫貧困的程度有巨大的不同,但與該地區是否有較高的平均收入沒有太大的關係。

不過,地理位置對於富裕家庭的孩子影響不大。 根據調查結果,富裕家庭的孩子長大後成為富人的機會大致相似。

社會流動性可分絕對和相對兩種。絕對流動性是指一個人的收入隨時間的變化。當然隨著經濟成長和個人資歷積累,大多數人都應該是向上「流動」的。相對流動性是指一個人從一個收入階層「流動」到另一個收入階層。有人向上流,就會有人向下流。另一方面,流動性還可以在個人層次看(以五年或十年為時間尺度),或在兩代人之間看。

在美國,除了個人職業生涯階段的變化外,還有大量的新移民,從很低的收入開始向上爬。

關於美國的社會流動性的數據與研究,美國財務部2007年的報告顯示:在過去十年中,美國有一半多人從一個收入階層流動到另一個;過去十年中在最低收入階層中有大約一半人流向了更高的階層;在最頂尖的0.01%群體中,只有25%的人在十年中維持了那個地位。原先屬於頂尖1%群體的人中,十年後少於一半能保持同樣地位;過去十年的流動性與更早的十年相比沒有什麼變化;原先在最低收入階層中的人在十年中的收入增長超過了其他階層的人。

另外,一項著名的研究指出:84%的美國人的收入超過了他們父母在同樣年齡時的收入。如果父母處於貧困群體的話,這個比例是93%。但這種收入增加不等於他們能流動到收入更高的階層去。事實上,在最低收入家庭長大的人,有43%的可能留在這個階層,有70%的可能不超過中等收入群體,而只有4%的可能進入最高收入階層。

也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經濟處境與三個因素密切相關:教育程度、全時工作與沒有未婚生育。雖然這三個因素受環境、文化與家庭背景影響,但畢竟個人仍有一定的決定力。

相關新聞
中共指疾病制約大陸西部農民脫貧致富
中國大陸社會階層隔閡日益明顯
中國社會階層隔閡日顯
在日華人逼近60萬 社會階層化顯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