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變更教師節日期的真正意義是甚麼?

人氣 61

【大紀元2013年09月10日訊】近日,國務院公佈了一項修訂草案,意在修改一些有關教育的法律條款。在草案中,官方明確提出要對延續了29年的教師節日期進行變更,也就是從原來的9月10日改為9月28日。這一規定目前尚處於徵集民意的階段,而無論官方是否最終採納民眾意見,這一消息都在網上引起了眾多的議論和回應。新浪網在一份名為《擬將教師節改在9月28日孔子誕辰,你怎麼看?》的調查中顯示,65%的網友選擇支持修改,認為避開開學季,老師能真正享受節日,又是孔子誕辰,名正言順。31.2%的人則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僅是日期調整,形式多於意義。

事實上,中國的教師節從1931年訂立至今,對日期的變更已歷經了數次,而有關日期變更的意義和說法更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節日期的修改確實是形式大於意義。有些人甚至偏執的認為,教師節原本就應該取消,因為如今的教師節已經演變成名為「尊師重教」,實則行賄受賄的名目和理由。儘管孜孜不倦,把「教書育人」作為己任的老師仍然存在,但整個教育界的腐化墮落卻已是不爭的事實。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節的意義確實早已名存實亡。因此,很多人認為,此次日期變更的原因還不如說成像官方回應的那樣「是為了方便教師休假,與中秋、『十一』等假期銜接」來的更為實際。

值得一提的是「9月28日」這個即將變更的教師節日期。這個日子與此前歷次變更的日期相比,似乎有著更加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中國台灣地區一直以來都將這個日子定為他們的教師節,其依據是9月28日為孔子的誕辰。其實早在1939年,國民黨政府的教育部就決定以中國教育家孔子的誕辰作為教師節,只是那時選用的日期是黃曆的8月27日。由此可見,在人們心目中教師節的最初意義都在於紀念和緬懷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的一代聖賢——孔子。

眾所周知,孔子是春秋末期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道德缺失。在這種環境下,孔子仍然懷揣著「天下為公」的治國理想四處奔走講學,將天理、道義的真意與內涵傳遞給世人,真正從精神上實現了匡扶社稷、安定人心的社會責任,因此,他被中國後世的眾多帝王尊為「孔聖人」和「萬世師表」。作為一位安貧樂道的教育家,孔子的一生可謂是將「師」的責任和使命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十五歲時就「志於學」,曾用「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聖言告誡弟子在學習過程中所應具備的謙遜之德與從善之念。「三十而立」時,他便開始授徒講學,但他平日教授學生的並不是高深莫測的空理或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而只是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的道理以及如何用智慧與胸懷去解決日常問題的奧妙之所在。

可見,孔子所傳遞的教育思想的核心盡在「道理」二字之上,在「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之中,以「傳道」為先,並將其作為教育的根本和基礎。因此,他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收穫「明理」之後的精神愉悅,更重要的是能夠帶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責任和使命為「天下大同」貢獻一己之力。

孔子「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始終影響著後人,而眾觀當今中國大陸的教育機構及各大院校,有幾人能將這種精神內涵真正應用於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充斥著追名逐利之心的教育領域恐怕早已忘記了遠古聖賢的警句良言,早已違背了教育重在「傳道」的歷史使命和真意,有的只是急功近利的浮誇與本末倒置的現實。這樣看來,儘管中國大陸在教師節日期的變更上擬定與台灣同步,但二者對這個日期在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與踐行卻相差甚遠。

翻開歷史的一角,我們不難發現,以「戕殺傳統文化」為己任的中共政府根本就不可能真正出於本心的對孔子以及儒家文化持有一份敬仰與尊崇。1949年之後,中共指導的歷次暴力運動早已將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摧毀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中共自身信奉的「與天斗、與地斗」的鬥爭哲學。孔廟被拆,孔子塑像被砸,以及比「焚書坑儒」更厲害的燒書毀籍等一系列野蠻行徑已然切斷了後人試圖瞭解孔子與「仁、義、禮、智、信」處事真理的任何途徑,加之現代一些所謂專家、學者對儒學經典的誤讀與錯解,終於致使今天的中國人再也不能以任何方式和熱情追根溯源,領略一代聖賢的境界與智慧。如此,在大多數中國人眼裡,教師節日期的變更如果無關乎任何經濟上的利益,那麼也就只能在「便於休假」之類的理由中找一找實惠了。

相關新聞
華文:教師節感懷
漢字擬統一正體字為主 中共文字政策被迫變向
傳統文化復萌 探中國民間去共化現象
夏小強:中國教師如何「雄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