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美西行 訪影城探書院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環球市報導)中華民國文化部長龍應臺25日抵美國西岸,視察洛杉磯及休士頓臺灣書院推動情形,並實際考察加州攝影博物館、影視產業製片環境。龍應臺27日表示,臺灣書院是一個「小而美」的文化交流場所,豐富多彩的活動內涵將臺灣特質展現給主流;美國電影不止是娛樂,其背後存在的價值觀影響全世界,考察後,她將與各方深入研究打造臺灣的影視新天地。
  
「臺灣書院」兩年多前在美國掛牌,在紐約、洛杉磯、休士頓三地設點,負責海外的臺灣文化推廣。2012年文化部成立後,整合資源推動文化全球佈局,而重新定位臺灣書院的功能屬性,希望由點而面拓展臺灣藝術文化與人文思維,進入國際社區。龍應臺去年8月已首次與駐紐約的臺灣書院人員深入溝通,此行重點為視察洛杉磯及休士頓據點的推動情形。

期許書院成為臺灣民主與人文的櫥窗

在27日實地考察環球片廠後,與記者茶敘,龍應臺說明,這次訪美主要任務是和駐外同仁面對面溝通,深度討論改組後文化部的組織架構及重要政策,希望第一線同仁充分利用部內已有資源,讓海外據點發揮文化輻射功能,使國際社區朋友深入認識臺灣「含金量」飽滿的文化,持續穩定地拓展有深度、能扎根的海外文化工作。
  
龍應臺表示,臺灣書院是一個「小而美」的文化交流場所,臺灣在整個華文社會獨具民主社會、草根力量大等諸多融入生活的特色和特質。臺灣書院在海外舉辦各種活動,推廣臺灣文化。此行亦為能為臺灣書院找到一個適合的實體據點,未來將是一座文化櫥窗,經常舉辦與臺灣有關的藝文講座,播放臺灣電影、記錄片時,甚至還會邀請導演、作家和當地人士座談互動,讓臺灣書院成為一個有思想深度的人文沙龍,吸引海外人士對臺灣的重視。

面對孔子學院「橘子不必和蘋果比紅」

龍應臺表示,文化部成立後,各界經常將臺灣書院與孔子學院作比較,臺灣書院的設立本質在使國際人士對臺灣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兩者本質不同,因此,內容差別很大,沒有競爭。地球是個大村落,在這個大文化圈中,臺灣會持續投入,豐富多元文化,「橘子不必和蘋果比紅」。
  
當問及面對大陸系統性的觀察及複製,是否有危機感。龍應臺認為,臺灣經濟穩定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下,才會有各種市場,因而不需要擔心,太強調危機感。「兩岸創作者應該要有良性文化競爭」,大陸要走過文化模仿期,而臺灣的創作者則要善用公民素養、社會的開放民主優勢,開創更高水準的作品。

評大陸資本大 卻缺乏創作自由

在兩岸文化交流方面,龍應臺表示,臺灣創作者到大陸發展並非流失,就像70年代臺灣留學生到美國留學一樣,不但造就美國、也豐富了臺灣。當問到在兩岸交流中她最不樂見的是甚麼,龍應臺說,她最不樂見的是大陸資本崛起,大資本的投入卻不扎根,「但創作的自由度和資金的成長不成正比」,這導致了臺灣創作者被大資金、大製作吸引過去,可是在大陸卻有很多不能寫的題材、不能唱的歌、不能演出的戲,這不僅是臺灣創作者的損失,對大陸的文化長期發展也是不利的。要讓有才氣的人有沃土、讓種子落到土裡成長,才會有一代代人才的出現。

考察美國影城 將擬定臺灣影視新政策

洛杉磯是全球影視產業的龍頭重鎮,考察全球知名的環球片廠後,龍部長表示,美國電影娛樂背後存在的價值觀,籠罩了全世界。她指出,「文化比槍炮的力量更大」,環球片廠不僅有實際的影棚功能,更讓片廠區和觀光客兩者可以並行不悖,把電影的能量完全擴充為產值。而隨著各國影視產業的蓬勃發展,臺灣影視業者普遍希望能有類似的片廠,地方政府也在構思規劃中,龍應臺指出,這次考察後,文化部將與各方深入研究相關的影視政策。◇

相關新聞
王華:龍應臺的中國夢與黃華華的臺灣行
六四硬漢李旺陽去世12周年 洛城華人集會紀念
加州教師因性別政策提訴 律師欲添增原告
慶祝父親節 飛達教育鼓勵學生關注社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