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貪污剽竊加一黨專制 中國非新日本

人氣 5
標籤: , ,

【大紀元2013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英國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Hertford College)院長赫頓(Will Hutton)於9月1日在《衛報》發表評論文章說,儘管中國經濟近年來有大幅成長,但由於該國貪污與剽竊情況猖獗,而且受中共極權統治,難以成為日本這樣具有影響力的經濟強國。

赫頓在文中寫道,說起來很矛盾,中國是世界上領先的出口國,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果中共的數據可信的話)。然而,它每年只產出9.5%國際上適用的專利,這使它成為成長不是由創新所推進的國家之一。

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公司難以發展成跨國企業。當日本於60和70年代崛起並躋身世界經濟強國時,其汽車和電子公司成為知名品牌。但中國現今的情況則不然,其大公司不是國營或深受政府影響,就是大部分都默默無聞。目前沒有哪個跨國公司有豐田、索尼或日立等日本大型企業的名望。

文章表示,中國公司置身於世界上最具欺騙性和貪腐的社會之一。貪污和創新無法相容。從薄熙來案可以看到,中共高層官員幾乎都期待從公司中撈取巨額佣金。在這種情況下,公司不是藉由創新贏得市場份額或財務支持,而是透過賄賂可掌控經銷管道、訂單和市場的官員來取得。

赫頓認為,創新的驅動力為開放的互動、因市場競爭而向前衝刺、對於法律能保障智慧財產和利益的信心等,但這些先決條件在中國都靠不住。

文章說,中國社會受限於中共一黨專制及伴隨而來的團體迷思。該黨不允許得以自由地試驗和交換訊息的多重經濟權力中心存在;它須要控制和獨佔觀念與訊息,以便維持其權力基礎。這種獨佔意味著市場中的西方式競爭並不存在。

赫頓在文中陳述中共的貪腐問題難以解決。他說,每個員工超過8人的中國公司都設有共產黨書記,以監控每項活動並使其政治化。要從國營銀行取得貸款、從國營公司贏得訂單或在法庭上贏得訴訟案的最佳方法,就是賄賂相關官員。儘管中共領導人試圖根除貪污,但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受命執行反貪任務的人,本身也是受賄的人。

文章稱,除非公司賄賂法院,否則智慧財產權就無法保障。因此,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會剽竊智慧財產權的人。就連官方的統計數據都不被信任。北京大學教授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相信,由於中共不願承認通貨膨脹過高,所以將實際GDP誇大了1萬億美元。該黨操控著一切。

文章最後說,在經濟學上有條鐵律──無法持續的事就不會持續。中國是典型的泡沫經濟,其創造力不幸被中共的極權專制所侵蝕。如果中國想成長,正如它應該的那樣,創新的自由就非常重要。這表示,一黨專政有一天必須結束。這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會發生的問題。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中國官媒稱 4,000貪官捲走500多億美金
【網聞】中國與利比亞國情竟離奇相似
中國第一貪江綿恆下台 涉多起大貪污案
媒體稱中國郵儲銀行行長被中紀委雙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