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救助30億避違約 能救5萬億信託產品?

【大紀元2014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誠信託公司週一(27日)說,已經達成一個協定來避免幾天之後可能發生的一個史無前例的中國影子銀行違約。它允許投資者拿回本金,但無利息。

外媒報導說,今年將有大約5萬億元信託產品到期,更多違約即將到來。中共當局面臨是否要出手救助的困境。分析家說,不救助將引發金融恐慌;救助將鼓勵更多高風險賭注。

路透社:協議允許投資者拿回本金但無利息

路透社1月27日報導說,這個價值30億元的所謂「信用等同黃金1號產品」,是建立於一個已經陷入困境的非上市煤炭公司。公司已經崩潰,產品將在1月31日到期。

這個產品是由中誠信託公司建立,並通過中國工商銀行分行銷售給富有的投資人。中國工商銀行是世界上資產最大的銀行。

在一份給投資人的通知當中,中誠信託公司宣佈,一個協定已經達成,並建議投資者聯繫客戶經理,但是該文件沒有說,投資者將如何或甚麼時候拿到還款。

「目前,信託公司已經跟投資者達成一個協議。」中誠信託說。

《財新》雜誌週一報導引述一名不具名投資人說,協議允許投資者拿回他們的投資本金,但是沒有最初承諾的最後利息。

違約可能擊碎普遍認識:隱性擔保

地方媒體先前報導說,在救助這個所謂「信用等同黃金一號產品」的投資者過程中,山西省政府可能將貢獻50%,中國工商銀行和中誠信託將各貢獻25%。

違約可能擊碎普遍的認識,即高回報投資產品享有國家銀行和合作機構的隱性擔保。

市場觀察者說,這可能導致影子銀行機構削減給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的信貸,近年它們依賴信託貸款和其他形式的表外借貸來保持流動性。

央行數據顯示,在2013年信託貸款佔據企業集資的11%,相比之下,銀行貸款佔據55%,企業債券佔據10%。

分析家說,在中國陰雲密佈的影子銀行系統,仍然保持著違約的可能性。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如果不同地方政府繼續不斷救助違約,那麼道德風險,即債務存在足夠大的隱性政府擔保,將繼續得到加強。」美國美林銀行中國股票戰略師大衛•崔週一在客戶報告中說。

地方政府干預阻止違約 或用納稅人資金

「很難想像,中央政府將允許這樣的情形繼續持續下去。」

如果山西省政府的確出手救助信託投資者,它將標誌著地方政府干預阻止違約的最新一個案例。

上海區政府在去年一月份干預阻止上海朝日太陽能科技公司的一個債券違約。在2012年七月份,江西省一個地方政府宣佈它將使用納稅人資金償還LDK太陽能公司的信託貸款。在2012年四月份,山東省一個市政府似乎介入阻止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的違約。

華爾街日報:救助鼓勵罔顧後果的借貸

《華爾街日報》1月27日報導說,中誠信託在給投資人的通知當中說,它將重組30億元投資產品構成的貸款。貸款將轉變為借款人振富能源集團的股權。

兩名投資人告訴《華爾街日報》,公司答應投資人可以取回他們的本金,但是將不會獲得任何額外的利息。

分析家說,這個行動等同於一個救助,只會鼓勵更多魯莽的借貸活動。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智威說,「這更像是監管機構在爭取時間。」

竭力延遲違約凸顯了經濟學家和分析家形容的政府困境。雖然高風險投資產品的違約在近年曾經發生,但是政府都為投資者安排了救助。一些經濟學家說,救助只會鼓勵罔顧後果的借貸行為。

這次警告讓人們再次聚焦快速發展的影子銀行,它包括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和正式銀行渠道之外的其他借貸。影子銀行機構通常借貸給那些被傳統銀行視為高風險的借款人比如債務纍纍的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煤老闆和產能過剩行業的公司。

福布斯:違約避免 下一步將發生甚麼?

《福布斯》1月27日報導說,「信用等同黃金1號產品」的違約已經被避免。未來幾個月將發生的事情,要麼推動中國走近一個金融危機,要麼幫助它逐漸的從懸崖上後退。

此次信託救助行動缺乏細節將無疑引發外國投資者和分析家的批評。中國工商銀行告訴投資者,他們將把30億元產品的債權,以相當於本金的價格轉賣給一個不具名的買家。另外,中誠信託公司宣佈,它已經跟第三方達成協議,出售它從山西振富能源集團獲得的股權。根據這個聲明,投資者將不會獲得第三年和最後一年的利息,其價值相當於3億元。中國工商銀行和中誠信託都不透露還款的資金從何而來,也不說第三方是誰。

實際上,可能外界永遠都不會知道第三方的細節。在2012年,曾經有兩起信託違約,一個是由華夏銀行,一個是由中信信託出售的產品。雖然我們知道,中發實業集團最後擔保了第一個,但是第二個的解決方案從未公開。

作為這種不確定的結果,我們將進入一個猜疑的時代,猜疑改革並擔憂中國金融領域的風險只會加劇。就像里昂證券的Christopher Wood所說, 「如果有一個總的救助,或者也許更糟糕的是,就像某些人猜測的是通過後門救助,它將是一個信號,政府談論追求改革恐怕不是真的。這將增加宏觀風險,隨著中國信託資產總額達到逾10萬億元。」

中國金融系統有史以來最大壓力:5萬億元信託產品今年到期

中國金融系統清楚的處於有史以來最大壓力之下,因為大量的資金現在是投資在信託和理財產品上面,它們反過來用於經濟不同領域的貸款。風險的程度不清楚。中國悲觀者將認為,絕大多數的信託貸款無法償還,這將最終要求大量的救助並導致銀行系統崩潰以及一個更大的經濟危機。即使這有點誇大,但是巨大的流動性風險依然存在,因為眾所周知的信託貸款期限和相關投資之間的不匹配。

銀行系統系統性危機的風險顯然是救助的主要原因。就像Christopher Wood所說,「當局面臨的風險是,一場不予以全力救助的違約可能觸發整個信託和相關理財產品資產類別的恐慌,觸發一場流動性危機,這也將波及到香港。」

有關今年危機可能規模的一張圖像已經開始浮現。根據市場估計,大約5萬億元信託產品今年到期,五月份將出現一個1萬億元的峰值。如果中誠信託的產品被允許違約,中國金融系統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將出現數千億元甚至數萬億元的不良貸款。

雖然最惡劣的情形已經被避免,前景仍然不太好。即使這場違約被避免,另一輪類似六月份和12月份那樣的流動性緊縮將肯定在五六月份發生,因為屆時信託到期。如果銀行間利率繼續每幾個月就來一次飆升,顯然中國人民銀行將永遠無法成功的將上海同業拆放利率(SHIBOR)轉變為定價工具,金融改革基本上是溺死水中。

幸運的是,監管機構似乎不是無所事事。上週,在一個顯然是對目前信託危機的回應當中,央行和國家審計署宣佈,他們將很快開始對影子銀行的一個審計。這個宣佈是在地方政府債務審計結果發佈之後。審計顯示地方政府已經越來越依賴於影子銀行來資助他們的投資,12月份發佈的國務院107號文件呼籲加強監管影子銀行活動,包括信託和理財產品。

政府救助市場製造道德風險 鼓勵投資者投下更高風險賭注

不清楚影子銀行審計將甚麼時候結束。但是它有可能標誌著一個顯著的轉折點。儘管這一次當局出手救助了,但是北京有很多人呼籲允許讓信託產品違約,他們認識到政府救助市場製造的道德風險,救助將鼓勵投資者繼續投下更高風險的賭注。

隨著越來越多影響決策圈的個人持有這種觀點,當局可能出台更加激進的步驟遏制影子銀行和高風險信託產品。比如有可能,一旦監管機構瞭解影子銀行活動的程度以及它們跟正式銀行領域聯繫密切的程度,一個控制下的違約可能將展開,以給投資者一個風險管理的教訓。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危機初現 錢荒導致系統性風險增大
大陸2013年發理財產品4.7萬款 輸血房地產民眾買單
外媒:中共遏制影子銀行 債務爆炸致金融風險
中國影子銀行膨脹迅速引中南海擔憂 已下文干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