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不確定在中國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不確定不是歐洲,而是中國的未來方向。造成它的迅速增長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億萬富豪投資家喬治•索羅斯1月2日在《銀團項目》網站撰文說。

索羅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

索羅斯寫道,中國增長模式依賴於對家庭的財政壓迫,以驅動出口增長和投資。結果,家庭消費現在收縮到GDP的35%,強迫的存款不再足以融資現有的增長模式。這導致不同形式的債務融資的指數增長。

索羅斯說,中國目前的情況跟2008年經濟危機幾年之前的美國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也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在美國,金融市場往往主導政治;而在中國,國家擁有銀行和大部份經濟,共產黨控制著國有企業。

意識到這種危險,中共的銀行在2012年採取措施來遏制債務增長。但是當放緩開始造成真正的經濟困境,共產黨故伎重演。在2013年七月份,領導人命令鋼鐵行業重啟生產,並且央行放鬆信貸,經濟略微回升。在11月份,十八大三中全會宣佈「深化改革」。

中共的政策存在問題:重啟大筆投資將再次點燃指數級的債務增長,它無法再維持超過兩年。這種矛盾將如何以及何時解決,將對中國和世界產生深刻的後果。

衛報:中國經濟在遭遇長期的放緩

《衛報》報導說,索羅斯擔憂中國,我們應該予以注意。這位對沖基金的老闆通過投注世界貨幣市場來建立他的財富,擔憂中國20年的快速增長將走到盡頭。

索羅斯將在本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成為一個突出人物。屆時決策者和商人將爭論如果促進全球增長。

在邁爾廣場(Square Mile),掃視一下股市可以看到中國製造業上個月放緩的影響。人們擔憂這種影響將曠日持久。FTSE100指數在新年假期以來下跌了30點。這個指數包括礦業公司比如力拓和英美資源集團,它們都跟中國經濟有強烈的關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放緩的跡象已經造成許多商品價格下降,打斷了持續12年黃金價格的牛市。中國消費全球鐵礦石和煤炭的一半,並且購買超過三分之一的基礎金屬。北京削減玉米進口讓糧食成為去年表現最差的商品。

中國經濟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失去動力的預測從製造業增長在12月份放緩的數字當中得到凸顯。官方數字可以說體現了官方想要說的話。外界廣泛同意中國經濟正遭遇一個長期的放緩。

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馬克•威廉斯說,中國地方債務達到3萬億美元的消息將讓人們的擔憂火上澆油。「隨著決策者遏制地方債務,大公司的活動再次回落,可能進一步冷卻。我們因此預期中國經濟今年再次放緩。」

索羅斯大膽表示,對歐洲區持續三年的擔憂應該讓位於對中國的擔憂。這不是說,他相信已經找到歐洲債務的解決方案;只是他認為,歐洲問題已經達到趨於平穩,而中國可能在走下坡路。

直到最近,中國一直通過限制家庭支出,迫使居民存款而發展。這些存款被輸送到工業生產。

繁榮年代積累的外匯大多數被投資到國際擴張—在非洲和部份亞洲地區。

去年,中共領導人說,它承認這個計劃是有缺陷的,公共債務需要削減。但是當借貸限制之後經濟大幅放緩,政策因此被快速逆轉。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英媒:錢荒凸顯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
【陳思敏】中國錢荒債多千千結
羌天明:美聯儲削減QE 中共踏上崩潰之旅
專家: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與銀行危機將無一倖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