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蓪草工藝特展」 免費體驗製作蓪草花

人氣: 34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為不讓老工藝失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重現「蓪草藝術」,10月3日至12月21日推出「蓪草工藝特展」,邀請陳建華協同策劃展覽,「宜蘭花玉號花坊」、「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及「蓪草培力工坊」展出多項蓪草紙花工藝作品,其中亦展出已故蓪草紙花工藝大師黃德河的作品,其曾獲文化局登錄為「宜蘭縣文化資產之保存者」。

栩栩如生的「蓪草紙花卉」至今已流傳千年,在臺灣發展百年以上的蓪草產業,與稻米、樟樹同為臺灣創造驚人的外匯存底,70年代當時家家戶戶都投入生產,締造一天內將10萬株鮮艷花朵外銷至美國的紀錄,但隨著塑膠製品的量產而逐漸沉寂。

展區內規劃五大區域,有蓪草歷史、原料展示、工具製程、蓪草紙花卉、課程體驗區。製作蓪草紙的過程需要精細的手藝和繁複的工序,製作步驟為採收、通脫、撩草、剖草、退草等,其中以「撩草」難度最高,當時撩草(將蓪草芯削成薄片)一天,賺得比水泥工三天還多。原本從事工業設計的陳建華,因對天然環保的媒材有興趣,而一頭栽進蓪草紙藝裡,此次與傳藝中心合作,藉由「蓪草工藝特展」希望找回已逐漸被遺忘的傳統技藝。

有天然寶麗龍之稱的「蓪草」又名通脫木,髓心色白柔軟而細緻,可供書畫紙之用。根據記載蓪草畫曾是清朝年間最夯的伴手禮,此次展覽的重頭戲是來自英國收藏家伊凡威廉斯所提供10多幅清朝時期珍貴蓪草畫,讓民眾不必跨海也能欣賞的到。

蓪草為臺灣70年代的重要經濟作物,利用其特性不同還可作為中藥、美勞、浮標…等製品,直至現今大多數人已不認識蓪草文化。在宜蘭鄂王社區的花玉號花坊,由黃德河的遺孀黃趙石及兒媳李麗華傳承手藝,守護著這項無形文化資產。

為保存與發揚這項重要無形資產,傳藝中心於10月3日至12月21日展期內安排習藝體驗課程(需電話預約報名),讓有興趣的民眾可學習這項傳統工藝。相關訊息可至傳藝中心官網http://art.pcsc.com.tw或電洽遊客服務專線(03)950-7711轉228查詢。

李麗華傳承已故蓪草花藝大師「黃德河」的手藝在傳藝中心指導蓪草紙花。(傳藝中心提供)
「蓪草工藝特展」展出蓪草紙曇花,逼真程度令遊客目不轉睛。(傳藝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