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香港民主運動的新一頁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12月13日訊】自2014年9月28日「雨傘運動」破空誕生,香港社會以至每一個香港人都已經不再一樣。「雨傘運動」在此時此刻,以這種規模及形態出現,不是無因。

BBC報導,過去30多年上兩代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努力在香港不斷耕耘播下民主的種子。經濟發展帶來世代價值觀的轉變,孕育了港人對民主的強烈渴求,超越純看經濟利益的思維。中共政權在香港民主普選的問題上,不單寸步不讓更要收緊香港所享有的高度自治。

香港警察無理地使用超乎比例的武力,以催淚彈驅散爭取民主普選的和平示威者。最後引爆了佔據了主要交通要道(而不是廣場或公園),及為期75天的大規模佔領行動。在世界的抗爭史上也屬罕見。

「雨傘運動」是香港民主運動的新里程碑,也因「雨傘運動」所帶來的轉變,必會影響香港民主運動以至香港未來的政治及社會發展。

一、與「雨傘運動」一起誕生的,是新一代的民主派人士——「雨傘新世代」。大部份的「雨傘新世代」都能堅守和平非暴力的精神,但較之他們的前輩,「雨傘新世代」顯得更堅韌、進取、靈活、而且有創意。香港的民主運動並不會因佔領行動結朿而完結,反而因注入了新的民主力量,爭取以至抗爭的行動必會堅毅地繼續下去。

當權者不要以為清除了街道就是解決了問題。到現在為止,當權者對引發佔領街道的根本原因仍沒有實質回應。一天中共不能對港人的民主訴求有積極及正面的回應,和平抗爭必會持續下去。佔領街道的抗爭行動或會再次出現,但抗爭也可以是議會拉布及其他公民不合作的行動。支持真普選的香港市民,更可以在區議會及立法會的選戰,以選票踢走建制派議員。

二、由於特區政府並不是由真正的民主選舉產生,管治一直欠缺認受性。特區政府因而缺乏足夠的認受權威去推行能妥善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的政策,令特區政府不時陷入管治困難甚至危機中。解決不了管治上碰到的各種問題,令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不斷受損,進入惡性的循環。抗爭及不合作的行動也必會令管治更加困難。

按現在的發展,特區政府將提交的政改建議,差不多肯定會被立法會中的泛民主派議員否決,那麼2017年的行政長官就會繼續以不民主的選舉辦法產生,特區政府的認受性就會進一步受到質疑及挑戰。只要一天制度的基本規則還是不公平及不公義,管治危機就會持續下去。若要讓特區政府能有效管治,中共不可能不改變其治港思維。不然,就只能看著香港的管治繼續爛下去。

三、「雨傘運動」後的香港的民主運動會變得更加多元。香港的民主運動包括了各方力量,不少更是在「雨傘運動」中新生的力量。他們對具體的政制方案及爭取的策略、步伐及手段都有不同的看法。怎樣才能協調好這些不同的民主力量,以組成相互配合而非互相攻擊的聯合陣線,來增強抗爭的整體效果,將是香港民主運動當前最大的挑戰。但多元的性質也令中共更難處理香港的民主運動。即使中共想提出解決當前危機的政改方案,若不能同時滿足得到各個派系的訴求,或是以一個具公信力的程序去讓港人共同決定,也不可能化解危機。

四、因為價值觀的差異,「雨傘運動」的確激化了社會的分歧。上一代成長於社會資源貧乏的時代,故較重視物質富足及生活安穩。但新生的一代成長於物質遠為富足的時代,導致他們所重視的價值,超越物質的需要,更看重個人表達、可持續發展及公民參與經濟及政治決策的權利等。在佔領時期藍絲帶與黃絲帶之爭,正反映了這一代人價值觀之間的衝突。

但兩代人之間的差異不一定要變成衝突。上一代人未必反對制度改變,而只是擔心制度改變而帶來社會動盪。新生一代覺得這種社會動盪是不可避免的社會代價,但長遠來說卻能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大的得益。如何妥善處理由 「雨傘運動」所引發的社會衝突,把紛爭化解,是香港未來發展能否走向美善的關鍵所在,各方都有責任。但若中共能展示善意,接受香港可以實行真普選,能重建真正的和諧社會關係的機會將大大提升。

責任編輯:李文慧

相關新聞
現場直播:香港金鐘佔領區清場
學聯秘書長:預見更大一波群眾運動
佔中清場 王丹籲重新出發
金鐘清場:大陸人的感動、聲援和擔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