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行動體驗土地之美 珍惜盤中飧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梁家祺老師開設「環境保護與自然文學」課程,她表示,希望讓同學達到知識、態度、行動三合一的目標。希望讓生長在都市的學生有機會透過行動,體驗土地之美,愛惜這塊土地,並落實環保的概念。梁家祺說,聽到同學們分享自己透過插秧體驗到環境之美,非常的感動,也是這門課最大的收穫。

自2010年開始,每學期與「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合作,帶領學生前往陽明山八煙聚落下田插秧,今年再度帶領學生走出戶外、體驗農村生活。

里長伯親自示範正確的插秧方式,即每束分6到8支稻苗插進水田,再用大拇指往前輕推;兩腳比肩寬再寬一些,從左至右一排共插四株秧苗,並盡量讓稻苗與稻苗的間距等同,再倒退著往後插。學生們大嘆「原來插秧真是一門學問」。

學生陳稚華表示,活動過後更能理解「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意涵,更珍惜餐桌上的一粥一飯。看到自然生態的維繫如此不易,也會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了許多破壞自然生態的事而不自覺。

學生們也有機會認識八煙聚落,坐落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的八煙聚落,是北台灣少見的大規模梯田景觀和傳統砌石水圳,這裡潮濕多雨、霧氣長年迴繞,加上擁有野溪溫泉地熱水煙,因而有了「八煙」這樣的名詞產生。民國75年,因開放外國進口作物引進台灣,使得這裡的居民不得不開始栽種高經濟價值作物(如番薯等產物),雖得到暫時性的溫飽,卻也讓原本美麗的水梯田瞬間變為添加化學肥料的旱地,且聚落人口慢慢老化、年輕人外移,使得聚落漸漸成為高齡化農村。

「環境保護與自然文學」課程不僅讓學生參與生態復育、產業復甦的計畫,也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美麗的八煙聚落景致,以及感受到當地的樸實人情,並藉由親自踩在水田中插秧,感受到土地的溫度及勞動過後的踏實感。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