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家:哪種魚更好:養殖還是野生?

人氣 2417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童雲美國新澤西報導)吃魚的益處是高蛋白、營養成分與維生素含量大。美國健康協會建議每週吃兩次。營養學家一般推薦每週吃6到8盎司魚,也就是說一年要20到26磅。根據2012年美國商務部的統計,美國人均年吃魚14磅,仍然低於這個標準。相比之下,每人每年吃掉的雞有82磅,牛肉57磅,豬肉46磅。
  
從來源上看,有的魚來自養殖場,有的是野生的,哪種更好呢?羅格斯大學的生物學家博格(Joanna Burger)認為不能簡單的下結論。原因在於兩者各有利弊:
  
養殖魚:抗生素和生長激素含量大;對生態環境破壞大。
  
野生魚:汞的濃度高、奧米加3(Omega-3)低;較瘦,價格不菲。
  
而且這也只是概況的講,具體每個養殖場和野生環境各異。

野生魚的優勢

Northjersey.com網站報導說,總體上來人們更傾向於野生魚。新州營養學家伯傑(Bess Berger)認為野生魚更「自然」。他打比方說農場養的雞和野生雞就有很大區別。在養殖場,魚很密集,因此生長環境不佳,魚也容易生病。而且由於活動空間有限,所以排泄物也不會及時散開。這也是養殖場使用抗生素的原因。
  
新州博根郡營養中心的Nutrition Center of Bergen County的蘭納(Angela Langner)介紹說,養殖場還用生長激素讓魚長得個頭大,用殺蟲劑來保護水質,用胡蘿蔔素等色素讓魚變得顏色更鮮亮。而且一些養殖場所用的魚飼料往往是玉米或豆製品,奧米加3 含量極少。而奧米加3對心臟是很有益處的。
  
許多美國境內的養殖主,知道添加劑的弊處,所以他們並不使用這些。西拉沃羅(John Ciravolo)經營魚餐館和魚店已經27年了。他認為這些添加劑把魚變得不像魚了,「而且吃起來味道也不像魚」。他舉例說像包括中國在內的東南亞出產的羅非魚(Tilapia)就是這樣的。他說自己賣的蘇格蘭鮭魚(Scottish Salmon),在養殖中「沒有用生長激素、人造染料或其它化學添加成分。」蘭納也推薦鮭魚。它的奧米加3含量大,高蛋白且低熱量,因而很健康。

對養殖魚的誤解

羅格斯大學的教授福里穆林(Gef Flimlin)認為平時人們對養殖魚的負面印象有些誇大其辭了。他說養魚的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養殖主一般不會隨便使用抗生素,因為那樣成本太高。」他說,他還沒有聽說美國出售的魚中有添加激素或染料的。而且養殖場地的水是循環的,以保持乾淨。他說一般養殖場使用無毒的天然色素,那是根本不用擔心的。
  
他指出:「由於全球對魚的消耗量很大,所以只靠野生魚是不夠的。幸虧養殖場的密集養魚才解決了這一問題。」同時養殖魚在價格上也便宜一些。
  
一般說來,野生魚價格是養殖魚的2到2.5倍。換句話說,如果養殖場的三文魚(Salmon)15美元一磅的話,加州野生的三文魚可能要31美元一磅。
  
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網站上介紹說美國的養殖場有嚴格的規範和標準,所以抗生素等藥物很少使用。但它也提醒消費者美國90%的魚都是進口的,而且往往魚產地可能缺乏這些嚴格的規定。考慮到這些,所以信任野生魚的人很多。

汞含量的問題

伯傑介紹說海水中含有汞。而且隨著魚生存時間長、個頭越大時,汞含量也越高。生存時間長、在食物鏈上級別高的魚汞含量尤其高。這包括金槍魚(Tuna)、旗魚(Swordfish)、鯊魚和方頭魚(Tilefish)。汞的害處很多,比如研究表明,如果母親經常吃汞含量高的魚時,生出來的小孩智商低,而且動作慢。即使對成年人,汞也會影響視力、聽力、語言表達及行走能力。
  
據專家們介紹,肉食性魚含汞量高。所以像鱸魚(Bass)和比目魚(Flounder)比較理想,因為它們屬於比較安靜的,而且生命時間短。另外沙丁魚(Sardines)與鯖魚(Mackerel)也不錯。但他們也說,除非吃很多的魚,一般情況下這些副作用不會對人造成什麼影響。

口感上的區別

在口感方面,那就因人而異了。有人認為兩種魚味道不一樣。野生魚有些海洋的味道,而養殖魚就像是魚飼料一樣,比如有點類似雞肉等。但有人覺得養殖魚好吃,野生的吃起來太干。蘭納則表示她吃不出區別來。
  
那麼結論是什麼呢?專家們講,總體上看吃魚營養健康。當然這與它的蛋白、維生素、和其它的含量是分不開的。營養學家伯傑表示,相比之下,「吃魚比麥當勞的Big Mac漢堡包強多了。」◇◇

(責任編輯:思遊)

相關新聞
新州簡訊 暑假即將來臨 夏令營營地緊俏
新澤西快餐店等未完全遵守一次性塑料品禁令
新澤西州第十選區聯邦眾議員佩恩因病去世
新澤西囚犯收監費令人震驚 為學生教育費用4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