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秀:韓劇在中國為何這麼火?

人氣 30

【大紀元2014年07月30日訊】隨著《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等韓劇的走紅,李敏鎬、金秀賢等韓星也成為無數中國觀眾心目中的男神。

韓劇走過悲悲慼戚賺人眼淚的初期,又經歷了怪老闆淘氣女和勵志大長今,再到如今的穿越、讀心、見鬼、瞬移、不死等各種超能力。韓劇一直都因求新求變的積極態度、認真敬業的拍攝精神、體系完備的宣傳策略而深入人心。

製片、編劇、導演、演員甚至是觀眾,都在一部韓劇的誕生過程中發揮著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一部又一部韓劇,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走進觀眾心裏。

而在整個過程,有著許多背景。

A、 政策扶持+特殊模式=韓劇風靡

韓劇以驚人態勢席捲亞洲,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末期。這一切都離不開南韓國內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國」的思想之後,南韓政府開始大力扶持和保護「韓劇」。

1998年,南韓文化觀光部特別下設文化產業局,專門對電視電影等文化產業進行專項管理和扶持,從這一年開始,南韓政府陸續出臺文件,明確了文化產業的優先發展地位,為韓劇產業化發展鋪平道路。1999年前後,南韓國會通過《新傳播法》等相關法律,要求地面電視事業者必須保有80%以上國內製作的節目,對國產電視劇的播放時間設下限,而對進口電影的播放設上限。

如此一來,韓劇在國內受到了特殊的優待,在南韓電視劇市場上穩穩站住了腳跟,為下一步進軍海外市場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裴勇俊、李英愛等明星給南韓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南韓國內一位媒體人在公開出版的書上說,雖然越南的年輕人很可能不知道他們的最高領導是誰,但所有人都知道張東健。

由此帶來的周邊效益是——南韓製造的各類產品,在亞洲各國全面熱銷。

B、韓劇播放類型分明 總有一款適合你

在MBC、SBS、KBS三分天下的南韓電視版圖裏,有著分工明確的幾種電視劇類型,它們因為不同的播出時間而各自成名:

週一、週二播出的「月火劇」,主打正史以及古裝類型電視劇,收視群體穩定;週三、週四播出的「水木劇」因為主打偶像時裝劇而在國內觀眾中聲名鵲起;週六、週日播出的「週末劇」,因為主攻家庭劇市場而受到不少主婦的熱烈歡迎;週一貫穿至週五的「日日劇」,神人與怪咖並存,經典與奇葩共生,口味獨特不可一言而喻。

水木劇在中國的盛名,大多緣於其時裝偶像劇所贏得的口碑和人氣。以剛剛過去的2013年為例,從年初唯美爆棚的《那年冬天風在吹》到風靡一夏的《聽見你的聲音》,緊接著美男老爸的《two weeks》、長腿土豪齊聚的《繼承者們》,以及有見鬼能力的《主君的太陽》,到如今獲讚的《來自星星的你》。

虐心、勵志、愛情、超能力、玩穿越等新奇元素紛紛被加進了看似平常的生活裏,加上一眾帥哥美女的幫襯,經典花絮的流出、新聞不斷的主人翁男女。集齊了眾多優勢的水木劇,不火都有點兒說不過去。

風頭緊隨其後的月火劇,也有譜寫人神戀曲的《九家之書》以及取景橫店的《奇皇后》等。戰線頗長的仍是家庭婦女最愛的週末劇和日日劇,靠一幫阿姨大嬸的獨特審美常盛不衰、維持著極高的收視率,經典之作既有延續2012年的《我的女兒素英》,也有現在仍雄踞收視率冠軍榜的《王家一家人》。曾有過《無法阻擋的high kick》般讓人回味的日日劇,今年也給觀眾見識了一把主角死傷大半仍收視長虹的吐血大劇《歐若拉公主》。

C、劇本完成1/3電視劇就可以開拍了

從最初的「制播一體」(電視劇的製作與播放均由電視臺來完成),到如今的「制播分離」(電視劇的製作業務與播出業務由不同的主體來完成),不論電視臺還是電視劇製作公司,基本都遵循同樣的拍攝流程:

製片人策劃→選擇編劇導演→選擇演員→選定名稱→練習劇本→拍攝景→剪輯→後期錄音→拍攝內景、同時剪輯。

幹甚麼都喜歡「快一點」的南韓人,在拍電視劇的時候一樣講求效率,雖然有一早制訂好的拍攝計劃,但根據實際情況臨時更改劇本、人物刪減等情況時有發生,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保證拍攝進度、爭取收視率。在劇本完成1/3的時候,電視劇就可以開拍了。

同時,各大電視臺配合新劇的新聞投放就會接踵而來:開機發佈會、演員見面會、各大媒體通告、演員個人專訪、初次劇本練習等消息鋪天蓋地,片場花絮、每集看點、演員周邊等消息跟劇集一樣準時「上演」,當然各種拉票視頻、片場美照都是隨新聞而來的「福利」;個別大熱劇集還會不定期舉辦粉絲見面會、握手會等活動以配合宣傳,敬業的演員還會親力親為參與綜藝節目。

D、根據觀眾反饋隨時調整戲路

為甚麼韓劇能夠緊抓著觀眾的心,用部份觀眾的原話表示就是「看到更新就激動不止,瞬間心情就又為下一集要等一個星期而失落不已。」除了帥哥美女、專業的班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時時可以參與討論的劇情。

在南韓,熱門劇集都少不了自己的官方網站,在播放前期,編劇會把寫好的部份劇本放在網上,觀看網友留言並參與互動探討劇情,一開始就緊抓觀眾的心;播放中期,觀眾們對劇情發展的期待以及劇中人物命運的關注也會影響編劇;至於萬眾期待的大結局,「民心所向」也往往會成為參考的因素之一。

《愛上女主播》的編劇樸志賢女士透露:「《愛上女主播》最後兩集我總共寫了三個版本,18集播完之後,我把最後兩集劇本對觀眾公佈,通過他們的投票來挑選究竟拍攝哪個結局。」

韓劇能夠深度把握觀眾的心理,還得益於邊拍邊播的模式。一般會預先拍好5集,一邊播出一邊關注觀眾反饋,以便適時調整劇情。行業細分明確 名編劇與小作家差別大

在南韓,對電視劇編劇和電影編劇的界定十分明確。南韓的電影導演一般習慣於自己寫劇本,除了很少數電影電視領域兼涉及的青年作家以外,大多數的職業編劇都只專注於電視劇本創作。

在製片人對編劇、導演甄選完畢之後,編劇的作用要貫穿整個劇集製作的始終。與好萊塢的大編劇不同,劇本完成後,韓劇的編劇會依舊活躍在拍攝第一線:參與選演員、定名稱、劇本練習。

職業編劇一般都會與電視臺或者電視製作外包公司合作成為簽約作家,享受金額不等的簽約費用和工作室,同時接受南韓作家協會的管理。至於那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作家,因為沒有名氣和號召力,基本都沒有獨立撰寫劇本的機會,只能作為名編劇的助理作家負責填充完善劇本內容,基本沒機會影響劇情發展,跑腿兒打雜才是正經。

有幸成為作家協會一員的編劇們,也絕非想像中黃袍加身榮耀無限:因收視率不高挨罵是家常便飯;生病找人代筆即被封筆,身敗名裂;被證實抄襲等問題更免不了立即除名。曾經寫出《明朗少女成功記》《屋塔房王世子》的編劇李熙明,就因為2013年涉嫌剽竊的《野王》,慘遭作家協會除名。那些因佳作而揹負盛名、於殘酷競爭中留下來的編劇則屬鳳毛麟角,對寫下的每一筆都不敢怠慢。
--轉自作者日誌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林子旭:從韓流吹進兩會說起
花季近韓劇夯 台出國旅費悄悄漲
橫河:韓劇、軟實力和國家形象
SHESMISS贊助韓星全智賢服飾 熱銷新澤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