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埃博拉肆虐 經濟學人:應早期防範

人氣 1

【大紀元2014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截至13日為止,在幾內亞、賴比瑞亞、塞拉利昂、奈及利亞等西非四國確認、疑似及可能的埃博拉(Ebola)病例已達2,127例,死亡人數也上升到1,145例;12日與13日兩天發現的新病例有152例、死亡76人,顯示埃博拉疫情仍在持續擴大中。國際期刊《經濟學人》16日對該病毒的因應策略提出以下精闢的分析。

文章稱,理性主義者認為什麼都不必做,因為在西非國家來勢洶洶的埃博拉病毒,根本無法在具有完善衛生基礎建設以及隔離設施的國家興風作浪。另一方面,相較於在這些國家每天死於瘧疾、愛滋病、肺結核、甚至腹瀉的人數,造成上千人死亡的埃博拉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此在資源有限的國家,與其耗盡資源對付治癒率極低的埃博拉,倒不如專注在已有治療方法的疾病。

不過,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世人或許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埃博拉。根據目前世衛組織所掌握的資訊,埃博拉病毒和愛滋病一樣,都是來自非洲叢林中的新疾病。1959年在非洲剛果發現第一個愛滋病患者,如果當時能夠掌握先機找到治療方法,或許可以阻止其後20年愛滋病的猖獗,也可以避免近4千萬人感染愛滋病。

文章說,世人應該由防治愛滋病的經驗學到教訓,即「早期發現及隔離」是對抗此等疫情的唯一最佳方法。這表示應該要建立通報網絡,要求地方診所在發現可疑且異常的病症時,立即匯報諸如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這類具有判斷能力的機構。因此,全球各國的地方診所在防範傳染疾病方面,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然而,這次遭到埃博拉病毒攻擊的國家,恰是全球疾病防制能力最差的國家,公共衛生並不是這些國家政府及人民的優先議題。因此,等到發現埃博拉病毒時,早已失去防制先機了。

可喜的是非洲國家近幾年生活條件改善,已有餘力投入資源建立衛生基礎建設,並且鼓勵民眾積極參與並重視衛生保健問題,且已取得一些防制愛滋病、瘧疾及結核病的成功經驗。未來或許可以阻止新疾病的爆發與蔓延。

文章最後說,預防絕對勝於治療,因此在建立完善的衛生基礎設施的同時,亦應找到杜絕疾病發生源的方法。科學家發現新病源通常來自野生動物,例如1976年首次發生的埃博拉病毒,被認定是來自果蝠;而愛艾滋病病毒則被認為是來自黑猩猩。

另外,那些出入非洲叢林的人如獵人及屠夫等,是將此類病毒帶入人類的媒介。目前已有衛生研究團體正在著手研究,追蹤他們與動物的接觸情形,找出那些從動物跳躍到人類的病毒,從源頭阻止疫情的爆發。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埃博拉全球死亡逾千 8名大陸醫護在塞拉利昂隔離
歐洲首位埃博拉不治者曾使用美國新藥
埃博拉疫情惡化 西非重啟被棄用近百年防控措施
澳洲預算削減 阻科學家研製埃博拉疫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