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豐縣委宿舍樓拆遷 公務員成釘子戶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8月25日訊】中共江西省永豐縣縣委將建成只有22年的宿舍樓以「棚戶區改造項目」名義進行拆遷。「體制內」人員不滿所給予的補償款,成為釘子戶。

據大陸媒體報,永豐縣強力推行的拆遷行動,是以「棚戶區改造」名目立項的。將1992年建成的宿舍樓納入棚戶區拆遷改造,遭到部份公職人員的質疑與抵制:當局無非是想把當初低價補貼賣給他們的房子低價收回後再將土地高價賣給開發商從中牟利。

羅軍在永豐縣某事業單位工作,他的岳母吳珍是被拆遷對像之一,但一直拒絕簽署拆遷協議。今年3月,縣裡相關部門找到羅軍,要求他協助說通岳母,否則將被停職。

吳珍於十多年前從他人手裡購得了此套房屋,居住面積是87.84平方米、層高約3米,如今一家五口住在這裡。

據吳珍介紹,看到羅軍壓力非常大,每天被「幫扶」人員看著,沒法正常上班。羅軍被告知如果不簽協議,就不能上班,還要扣工資。

儘管對補償標準不滿意,一直對拆遷持抵制情緒的吳家此後還是在補償安置協議書上簽了字。在當地拆遷戶眼裡,這種因為房屋拆遷而導致親屬受連累的拆遷辦法,叫做「株連式拆遷」。
 
除了暫停工作,對於一些不簽署拆遷協議的公職人員,永豐縣還採用了扣發工資的手段。郭佳麗住在宿舍樓2樓,今年7月,她發現丈夫當月工資卡上少發了1000多元,後被單位告知是因為沒有簽拆遷協議。她的丈夫是公務員。

不僅如此,從今年7月起,除了她丈夫的工資被扣外,郭佳麗丈夫所在系統部門由於沒有完成拆遷任務,近百名職員的津貼被除,只拿基本工資。

對此,永豐縣下西坊區域改造建設指揮部信訪組負責人回應稱,目前沒有出現停發工資的情況。

據多位居民稱,宿舍樓一共有兩棟,一號樓已在今年4月被拆除,一號樓裡住的大多是公職人員,他們迫於壓力,不得不簽署協議;二號樓裡大部份是退休人員,有部份居民頂住壓力未簽拆遷協議。
  
居民們表示,之所以抵制拆遷,是因為永豐縣公佈的拆遷補償過低。宿舍樓每平方米評估單價不到4000元,而在距離縣宿舍樓不遠的地段,大部份小區的房價卻早已超過4000元每平方米,一般商品房每平方米的售價達到五六千元。

一位居民稱,在未列入拆遷之前,宿舍房屋的市場銷售價每平米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不分區位、地段、結構等,補償標準一刀切,我們A類區位與其他區域實行一樣的補償政策和標準顯然是不公平的。」居民說。

有部份網民表示,好好的舊樓盤被拆遷,當今「棚戶」改造已成為當權者牟利的幌子。還有民眾表示,「體制內」的人都是受害者。

責任編輯:洪昀

相關新聞
杭錢江新城拆二千戶 生活品質之城陰影
【投書】抗议西安强拆迁我们煤店的行径
蘇州釘子戶被別墅「包圍」 每天趟河進出
政府和官媒公開撒謊:「浙江沒有一個釘子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