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最早源自「太師餅」月餅的由來與傳說

【大紀元2014年09月04日訊】中秋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在購買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中秋吃月餅,是華族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邊品月餅邊賞月,盡享天倫之樂。那麼月餅源於甚麼食物,為何中秋要吃月餅呢?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中秋與月餅的美麗傳說。

月餅的由來

為了搶攻中秋糕點消費市場,苗栗縣糕餅同業公會邀請縣內15家知名糕餅店,9月5日在三義鄉勝興火車站廣場舉辦糕餅伴手禮推廣活動;製作一個重達600台斤的大月餅分享遊客,並捐贈1千份愛心月餅給苗栗縣華山基金會、戊山園安養中心及華嚴啟能中心等弱勢團體,讓他們提前感受溫暖的節慶氣氛。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這可謂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高興地將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

此外,在雲南某地,還流傳著另一個的故事。在很久以前的一個月圓秋夜,一位喜歡雲遊四海的詩人來到了一個僻靜的村莊,鄉親們熱情好客,紛紛拿出最好的酒菜來款待他。席上,人們一邊喝茶, 一邊品嚐著各式各樣的糕點,習習涼風撲面,帶來陣陣的菊花香。

詩人拿起桌上的一塊水果酥,品嚐之下覺得清新爽口,隨手端起茶杯欲飲,見杯中的圓月倒影晃動,不禁黯然感傷,想起了自己在遠方的親人,感觸頗深。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以月為名,借月寄情,就給這盤可口的水果酥取了一個非常富有詩意的名字——月餅,意味著團圓、幸福!

後來,鄉親們為了紀念這位詩人,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些爽口的月餅,品茗賞月,借月抒情,享受著全家人團圓的幸福。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

另一傳說稱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帶領人民反抗元朝的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來讚譽月餅。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中秋吃月餅

相傳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明代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人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更加精細,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的月餅到處都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圓圓的月餅象徵著團圓,所以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詞句,也就是到了中秋節,大家更盼望團圓。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柚子、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責任編輯:尤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