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霧霾停課對窮孩子不公」?

人氣 100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12月27日訊】「霧霾停課對窮孩子不公」這一觀點來源於某網站的一篇署名為「澎湃社論」的評論文章。該文章表示,「霧霾天上學的問題,不能簡單靠停課來解決」,「停課實際上對很多中小學生並不公平」。言至於此,我們尚可認為不無道理。畢竟作為極端陰霾天氣的受害者,孩子是不應該為之承擔後果的。讓他們滯留在家中,一對學習無益,二對身體健康同樣並無好處。在遍及肉眼看不見的污染粒子的大環境中,關在教室裡與關在家裏,差別又到底有何不同?

然而,撰寫上述文章的作者卻由衷的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霧霾天很可能出現的狀況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家吸霧霾,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則在家裏啟動空氣淨化器」;「中高收入家庭視為『標配』的空氣淨化器,對很多低收入階層來說,則是奢侈品」。這也就是他所謂的「不公」所在。按照這一邏輯,我們是否要理所當然的認為,中國人無論貧富,在面對陰霾的戕害時,都應該「同呼吸、共命運」,「不搞特殊」、「沒有例外」?

如此「公平」的邏輯似乎一下子將我們拉回了「共產主義大鍋飯」時期。同樣置身在陰霾肆虐的極端天氣中,買得起空氣淨化器的高收入家庭的孩子竟然在一瞬間,就被劃為了低收入家庭孩子的敵對面。難道說,所有的孩子都一併關在教室裡,就能消除貧富差距?更何況,學校不停課,每天也得照常放學。難道說,放學回家後,高收入家庭就不讓自己的孩子使用空氣淨化器了嗎? 顯然,這種荒誕的邏輯是說不通的。

鑒於中國大陸的不少父母都在關注孩子在陰霾天到底該上課、還是該停課的問題,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必須說清道明:其一、從保護孩子的角度出發,學校作為學生的管理者、教導者、甚至在學校教育的環境中取代父母、扮演著監護者的角色,就應該如同為學生配備校車一樣,也在教室裡增設空氣淨化器。如果說,各級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都已毫無例外的在辦公室中添置了空氣淨化器(某網站打出廣告說,中南海的行政辦公樓在使用該公司的空氣淨化器),那麼,這些代表著國家未來、更應該受到保護的孩子們為甚麼不能擁有相同的配給?這裡的公平又該體現在何處?如果說,長久以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已是飽受詬病,那麼何不利用此番時機力挽狂瀾、重拾民心?

說到此,恐怕要轉向第二個關鍵點,那便是誰最該對這樣的極端天氣負責?一句「中小學、幼兒園停課」似乎已將矛頭指向只出產教育、並不出產PM2.5的學校,上面提到的文章更是認為,高收入家庭買得起空氣淨化器,才是一切矛盾的根源。而假設如今教育部善心大發,在每所學校裝上空氣淨化器,中國上下又是否能在持續不斷的空氣污染危機中安然度過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我們就不該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對一些不相干的緣由多費唇舌。既然在過往的歲月中,中國人已見識過「APEC藍」,那麼大家就可齊刷刷的向官方投去期待的目光,對「APEC藍」的再次、長久出現不再過度悲觀。或許人們早已心知肚明,若重工業減產,環保監管中沒有骯髒的勾當,那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最後需指出的要點是,在抵禦陰霾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貧富差距,也不過是由權力壟斷市場所致。若沒有層層盤剝、通過各類稅收的變相掠奪,低收入階層憑藉自己的勞動付出,絕不會總處在飢寒交迫之中,更不至於如現在這般,忍受著毒霾的戕害,卻連一台空氣淨化器也買不起。而更重要的是,中國不同人群之間的貧富差距根本不是一台空氣淨化器所能度量,巨大的懸殊完全是由於官對民無所顧忌的壓搾、洗劫而最終形成。

那些被逼無奈、不得不買來空氣淨化器防霾的家庭,或許他們此舉根本與有錢、沒錢,貧富差距毫無關係,只在於對健康的渴求以及求生的本能而已。換言之,那些實在買不起的家庭,是連這種基本的渴求以及捍衛生命的本能都已被剝奪了。如此,在不公的制度下求生,無論貧富,都是可憐人。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哈爾濱空污超標40倍 美歌手哮喘發作 中小學繼續停課
東北三省霧霾持續加重  民稱腥臭難聞生平僅見
高層施壓下 環保部向京津冀派出10個工作組
霧霾將再襲 北京發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