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拿大奇屋 繞樹而建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喬亓多倫多編譯報導)在離加拿大渥太華西偏南十多公里的尼彼恩(Nepean),有一幢奇特的平房,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是圍繞一棵楓樹建造的,由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師斯特拉特(James Strutt)設計,建造於1970年。

據Househunting網站介紹,這幢房子的地皮當時屬於奎里肯-格雷厄姆公園(Qualicum-Graham Park)——新劃出來的地塊,建商泰榮(Bill Teron)準備把它開發成一個高尚社區。所有的地塊都賣出了,就剩下了一塊形狀不規則、在一個小山包上的地塊,在這上面建房相當不容易。

第一任房主、現年89歲的鮑曼(Mark Bormann)看中了這個社區,但除了那個在山包上的地塊已經別無選擇,泰榮就向他推薦了建築大師斯特拉特。當時斯特拉特就已經享有盛名,他擅長設計建造富有理念、具有中世紀風格的不規則結構房屋。

鮑曼想要的是一幢能世代居住的房子,前面很小,但進去後裡面很大。他很喜歡山頂上的那棵老楓樹,希望每個房間都能看到這棵樹。他還希望這幢房子功能齊全、經濟又美觀,既適於居住又能喚起和自然溝通的情感。這對斯特拉特也是個挑戰,按照地形,就得把各房間設計成像一圈撲克牌那樣繞著這棵樹,還得考慮山坡的地勢。

這個決定居然在當地引起了轟動,人們都想看看著名建築師怎麼來建造這樣一幢圍著樹設計的房子。房子開始建造時,每個週末都有很多人前來看熱鬧,以至不得不把警察叫來維持秩序。

斯特拉特不愧是建築大師,他把巨大的活力、溫暖和尊嚴融入了設計,簡明的布局保持了各房間的關聯卻不失私密。它實際上可以劃分成10個契型單元,依地勢而逐級升高,房子的一端比另一端要高出6呎,但是屋頂卻是一樣平的。

在屋頂上,開了8對6呎高的天窗,全都面向中間的庭院,形成漏斗型圍著那棵楓樹,既有充足的自然光線,又能讓每個房間都看到那棵楓樹。這幢房子裡裡外外幾乎沒有一個直角,屋頂的斜坡、圓形的外牆、契形房間教堂式的頂棚,處處展現了斯特拉特的幾何天才。

8對6呎高的天窗,全都面向中間的庭院,形成漏斗型圍著那棵楓樹,既有充足的自然光線,又能讓每個房間都看到那棵楓樹。(視頻截圖)

所用的材料也很講究,牆體是清一色的紅磚,木材用卑詩省的冷杉和雪松,幾乎沒有一塊乾牆板。房屋與後園之間都用玻璃做分隔,可以更好地欣賞自然。天窗下,依庭院曲線的走廊,一側是一系列的固定壁櫥,連通著主要居住區和辦公室、臥室和遊戲室。

它的清潔室也有獨到的設計,有點像現在的更衣房(mud room),但是空間大到像個作坊,有洗衣機、衣櫃、全套盥洗設備,並且與前門和後院都連通。它在技術上也很先進,有節能光源和地板加熱,主人房還專門設置了一個控制板,可以開關任何一個房間的電燈和電器。

鮑曼估計,當時這項歷時一年的工程,完成3000平方英呎的住房面積,不算土地價格,花費大約10萬元,約合現在的110萬元。但是這幢房子並沒有如他所願的那樣成為世代居住的地方。入住不久,他的婚姻破裂,不得不出售了這幢房子。

儘管這幢房子多次易手,歷屆的主人卻很好地保留了房屋的原貌原味。紅磚牆、陶瓷地板和木天花板都是原來的,除了家具,讓人感覺仍然是上世紀60年代的房子。

現在的房主是一家鑄造和工程公司的老闆查德威克(Daniel Chadwick),現在已經退休在家只做些股票期權。他於2002年買下了這幢房子。他說,這幢房子的風格也許不適合所有人,但他卻是一見鍾情,覺得一切都那麼合他心意,不想做任何改變。

唯一的改變就是中央的那棵楓樹,畢竟老了,查德維克擔心樹枝斷落砸壞屋頂,不得不把它放倒。鮑曼對此非常傷心,但當他了解到新房主非常欣賞這幢房子所體現的獨特價值,而且是管家能手,又寬慰了許多。

鮑曼說,這幢房子是斯特拉特的典型傑作,是他的一個紀念品。整個設計使這幢房子溶入了自然,而自然又擁抱了這幢房子。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