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資金外流嚴重 11月份激增

【大紀元2015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編譯報導)中國11月份外匯儲備大幅下降,有經濟學家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國11月份資金外流激增,中共利用外匯儲備購入本幣所致。目前資金外流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問題。

本週一(12月7日),中共央行發布報告表示,11月份的外匯儲備為34,382.8億美元,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國際知名的凱投宏觀經濟諮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評估,11月份中國淨資金外流高達1,130億美元,創下新記錄,10月份為370億美元。該公司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資金外流可能主要是受人民幣貶值的影響。

各種數據顯示,自今年8月人民幣大幅主動貶值以來,中國資金外流的速度開始加快。許多投資商攜巨款離開中國,前往海外尋求更好的投資機會,無論是紐約或倫敦的房地產,還是其它國家的昂貴藝術品、股票、債券,都是中國富人的投資目標。

8月人民幣貶值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股市下跌,其它貨幣市場也受其影響產生波動,人們對中國經濟繼續放緩的擔憂加劇。

中國資金外流,意味著中國人正在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歐元等其它貨幣,這將導致人民幣繼續下跌。

面對這種情況,中共央行試圖動用外匯儲備買入本幣。很多國家都用這一策略來平衡匯率,但同時也會導致外匯儲備減少。

美國財政部(U.S.Treasury)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8月,中國今年的資金外流已經達到5,000億美元,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問題。

今年秋季,中共開始限制個人攜款出境的金額,規定每年不得超過5萬美元。另外,從今年9月份開始,中國人在海外用銀聯卡提款,上限是5萬元人民幣,明年全年不得超過10萬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蘇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