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司馬光修身治國的「六要」

專注正心修身的好丞相

《宋史‧楊諫傳》記載:

楊諫,字元極,青城人。在朝廷擔任丞相。有一天,他進宮奏事,皇上問他:「朕聽別人講:卿(皇上對官員的敬稱)只是專心一意地修習、遵循正心修身的學問,對其他的各種門派學說都不理會。是這樣的嗎?」

楊諫回答道:「臣三十年來,只研習、修養正心修身這一學說,用它來:事親、交友,治理州郡,勘察冤獄…等等,均至為簡便易行、確切有效。」

司馬光修身治國的「六要」

《宋史‧司馬光傳》記載:

司馬光,字君實,夏縣人。宋神宗時被提拔為翰林學士,他上書論修身、治國的要點為「仁、明、武,審官、信賞、必罰」,共計六條。並且說:「臣能夠連任三朝,全在此六條,平生治學的體會,也全在於此。」

宰相問牛不問人

《漢書‧丙吉傳》記載:

丙吉(人名),字少卿,魯國人。他在擔任宰相期間,有一次外出,趕上了吏員正在清理道路,他見到道路上的鬥毆者,死傷橫道,卻過而不問。他的隨從人員心中感到奇怪。再往前走,路上逢到有人趕牛,那隻牛正在喘氣、吐舌頭。丙吉便讓立即停車,派騎馬的吏員,去詢問趕牛人已走了幾里?隨從人員感到丙吉丞相做事前後矛盾,不可理解。於是問丙吉為甚麼不問詢前者,而問詢後者?

丙吉答道:「民眾鬥毆,互相殺傷,長安縣令、京兆尹(首都長官)他們正在問詢、追捕、查辦。宰相不必親自處理這些小事。所以,我對上述事情,不當道過問。而當前正值春初,天氣不可能太熱。牛走近路而喘,是由於暑熱,這反映出節令不正、節氣不和,我心中恐怕要出現災異。宰相是主管調節陰陽的,應隨時注意天人感應,應當關心節氣,所以要去追問那位趕牛人的一些情況,做為資政的參考。」

朝中的大臣們得知此事,對丙吉的這種態度和行為很是敬服,認為丙吉宰相能識大體。

唐介不肯同流合污

《問奇類林》記載:

唐介擔任潭州通判(州副長官)時,有一巨商私藏珍珠蚌胎,被關稅部門抓獲。太守用低價全部買下,然後,在府中分賣給下屬官員。

此案被揭發後,奏本剛剛傳入朝廷,宋仁宗對近臣說:「我知唐介一貫廉正,他一定不肯買珠!」後經查實,太守及以下官員,都買了。只有唐介,果然沒有買。

從此唐介政聲大震!@*

責任編輯:梁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