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石碇.南勢坑古道.司公髻尾山.九芎坑山

作者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55
標籤:

一年一度的旅聯網登山活動,今年選定石碇九芎坑山, 以慶祝旅聯網成立九週年(註1)。

九芎坑山只是石碇一帶的一座小山,所以雀屏中選,是因為山名有「九」字, 符合九週年慶的甄選條件。

此外,領隊蕭郎所規劃這條路線可以安排連走南勢坑古道,順登司公髻尾山(獅公髻尾山), 形成一條「南獅九」(南勢坑古道+獅公髻尾山+九芎坑山)的環形路線。

討論之初,我就偏好這條路線。旅聯網的年度登山活動,以山友敘舊為主,登何山? 走何路?大家都可以欣然,於是就無異議的選定這條路線。

我所以偏好此路線,是因為五年前登九芎坑山時, 即曾走過一小段南勢坑古道,這條古道有人文遺跡,又充滿綠意,頗得我心,也令人印象深刻。 可惜古道荒廢,少有人行,沿途多雜草,景況冷清。我雖然喜歡探訪古道, 但若路況太冷悽,路徑太寂寥,也會而心生畏懼,而裏足不前。當時南勢坑古道給我的感覺正是如此。 五年之後,因緣際會,我終於又有機會再走南勢坑古道。

南勢坑古道前段(玉桂嶺~南勢坑2-5號)(圖片提供:tony)

今日上午九點三十分,山友們相約在玉桂嶺二號橋會合, 參加的旅聯網山友共14人(註2)。

南勢坑古道的入口就在玉桂嶺二號橋旁,沿著藤寮坑溪支流的溪岸土路上行。 古道行經南勢坑山區,越嶺至坪林的大粗坑。

百年前的《臺灣堡圖》,即繪出了這條古道路線,不過地圖繪出的路線至南勢坑的山區, 並未越嶺連接大粗坑,古道早期應只是南勢坑農民上山拓墾的一條農路而已。

從玉桂嶺二號橋至南勢坑2-5號民宅附近的這段南勢坑古道,已闢為土石路及柏油路, 沿途主要的古道遺跡是三座小廟,一座是玉桂嶺二號橋馬路旁的福德宮, 廟內有一塊大正八年(1919)的古碑,顯示這是一間古廟改建的;另一座是南勢坑古道路旁的姑娘廟, 石砌的小廟,據山友Lee兄說,是從玉桂嶺二號橋的福德宮旁遷移至此處(註3),或許也已有百年歷史。 我以前蒐尋資料,只知這座姑娘廟祭祀一位未婚早逝的女子,而未知其生平事蹟。

另一座小廟是位於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附近的南勢坑福德廟。石砌的小土地公廟, 廟後有一棵矗立的枯死樹幹,與背後空曠的遠山白雲相映,自然生態旅行劉克襄曾經如此讚嘆: 「若論北台灣小廟之風景位置,此地當屬第一了。」古道雖沒落,雜草雖橫生, 而這座石砌的土地公廟保存良好,廟身完整,古意濃郁。

姑娘廟。(圖片提供:tony)

南勢坑福德廟。(圖片提供:tony)

南勢坑古道(圖片提供:tony)

從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出發,進入南勢坑古道的山徑舊路, 古道沿著平緩的山腰而行,沿途有不少人文遺跡。

途中遇到的第一個岔路口(左往九芎坑山),路旁就有一座古老的石棚土地公。

這是最原始的土地公廟,僅以三塊石板堆疊成石棚,背倚山壁,供奉石頭公。 造型簡易,常見於拓墾早期。等到農民開墾有成,漸有積蓄及餘力時, 才會建造有廟形如屋的石砌土地公廟。

我們先不登九芎坑山,續沿著南勢坑古道而行,沿途不時可發現早期拓墾的遺跡, 例如:坡地的駁坎石塊、小片的竹林等。古道途中有兩處廢棄的石頭厝,都已在荒堙蔓草中,道盡古道滄桑。

回想上次獨自深入這條古道,覺過冷清幽寂,淒神寒骨,而不敢久留。今日與山友十幾個人同行, 感受全然不同。古道路況尚可,沿途綠意盎然,只是野草盛長,漸漸侵掩路徑。 踏過溪澗處時,有流淙潺聲悅耳,最令人流連。

古道自穿入森林之後,一路翠綠相伴。台北近郊有如此山林優美小徑,可以踏青尋幽, 可惜少人青徠,而淪為冷門山徑。途中的岔路處,樹幹上都有中華山岳藍天隊熱心釘的登山指標, 沿途也有登山條,提供山友指引方向。幸賴這些來自山界的民間自發力量, 使台灣山林裡一條條已沒落的古道,不致於無跡可尋而完全消失於荒堙蔓草之中。

南勢坑古道石棚土地公。(圖片提供:tony)

廢棄的石頭厝,隱身於樹林草叢中。(圖片提供:tony)

司公髻尾山(圖片提供:tony)

從玉桂嶺二號橋出發,走了二個半小時,終於抵達司公髻尾山。 司公髻尾山,又名「火燒寮山」、「傑士嶺」。

司公髻尾山,位於平溪、石碇、坪林的交界,海拔840公尺,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 所以視野展望佳,周遭群峰層巒,盡入眼簾,亦可以遠眺台北信義區的101大樓。

司公髻尾山另有登山步道通往坪林南山寺,僅300公尺即可抵達產業道路登山口, 遊客從坪林方向來,走這條步道上山,可以輕鬆登頂司公髻尾山。

司公髻尾山,原名「獅公髻尾山」,山名由來,據說早期坪林沒有道士(師公)這一行業, 鄉內有此需求,於是有人翻越此山至平溪拜師學藝, 因這座山峰外形酷似師公頭上的髮髻,因此被稱為「獅公髻尾山」,今俗稱「司公髻尾山」。

司公髻尾山的山頂設有木造涼亭,山友在此午餐休息,欣賞風景。 司公髻尾山是「南獅九」路線的最高點,風景最麗,本應是這條路線的桂冠之處。 因為今天登山主題的緣故,司公髻尾山反成為配角,九芎坑山才是主角。

九芎坑山,慶祝九週年。(圖片提供:tony)

從司公髻尾山走往九芎坑山,海拔由高往低,稜線多為下坡路,走來輕鬆許多。

稜線山徑較少雜草,路徑清晰,行進速度快,大約一個小時,即抵達九芎坑山。

九芎坑山,海拔597公尺,山頭無展望,腹地亦不大, 因「九」而成今日歡慶之地。山友們在此合影留念,以賀旅聯網成立九週年。 回想九年前,初次與山友們爬山, 而歲月如梭,忽焉已過九年。

登頂九芎坑山,應是今日行程之高潮,不料後面還有重頭戲。 從九芎坑山有三條山徑可以下山(註4)。 今天參加的山友們,多半都已曾經登過九芎坑山,不過卻沒人完全走過這三條下山的山徑。 於是各取所好,分成三隊,各選喜好的山路下山,然後在玉桂嶺二號橋會合。 我已走過其中的兩條下山路,於是選擇較陡峭的中線下山。

不料這條路線比我想像的更陡峭,險峻的路段,拉著繩索,手忙腳亂,而山徑的末段緊臨溪澗,幾度與溪澗交錯, 泥徑濕滑,險些失足一、二次,鞋襪清出螞蝗二、三隻,花了近一個小時才抵達九芎坑山第一登山口, 而另一路隊的山友已氣定神閒的在此等候十分鐘了。而先行抵達玉桂嶺二號橋的山友Lee兄已開爐煮茶及咖啡, 等著迎接我們的歸來。晚上就在石碇聚餐,臨別時,山友相約明年再見。

旅遊日期:2013.10.27

旅行地圖(圖片提供:tony)

責任編輯:施宜葆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路程時間記錄】
玉桂嶺二號橋→12分鐘→九芎坑山第一坑山口→5分鐘→姑娘廟→ →12分鐘→南勢坑福德廟→2分鐘→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 8分鐘→岔路(左往往九芎坑山,取直行)→22分鐘→廢棄石厝1→25分鐘→廢棄石厝2→35分鐘→ 岔路(左往九芎坑山~司公髻尾山鞍部叉路)→35分鐘→司公髻尾山(單程總計約2.5小時)。
司公髻尾山→65分鐘(稜線山徑)→九芎坑山→55分鐘→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15分鐘→玉桂嶺二號橋。

註1:《旅聯網》全名為「旅記網站聯合入口」,由山友共同組成, 以分享遊記為宗旨。網址:
http://www.waytogo.cc/

註2:參加的山友名單: 楊媽媽、楊咩咩、Roger、阿銘、小吉、小鈐、Raymond、Connie、小周、蕭郎、Daniel、Lee兄、字戀姐及Tony(以上姓名依亂數排列),總共14人。 另外,雨傘大哥、老恩兄未參加登山,但特別撥冗參加晚上聚餐。

註3: 【更正】Lee兄所指姑娘廟原址,應位於玉桂嶺一號橋(我已在google衛星地圖標出原址位置),目前原址有一間改建過的土地公廟。 姑娘廟是否因拓寬道路或興建橋樑而遷移,又為何遷移離原址如此遠?已無法得知。….Tony補註於2013.11.05

註4:三條下山路線, 以第1條較平緩,也最多山友行走,可接回南勢坑古道石棚土地公岔路口, 在循南勢古道返回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然後走產業道路下山至玉桂嶺二號橋(請參考旅行地圖)。其它兩條路線,則一陡峭,一荒涼。

玉桂嶺二號橋前馬路空地集合。馬路旁有一間福德宮。(圖片提供:tony)

鐵皮棚內有一座石砌的小廟-姑娘廟。(圖片提供:tony)

續行,仍是水泥路面,走往南勢坑2-5號民宅。
(圖片提供:tony)

南勢坑福德廟。小廟位置絕佳,背有青山藍天。
(圖片提供:tony)

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進入南勢坑古道山林舊徑。
(圖片提供:tony)

遇岔路(左往九芎坑山)。取直行,續行南勢坑古道。路旁有一座石棚土地公。 (圖片提供:tony)

又遇岔路(直行為南勢坑古道),取左行,脫離古道,爬往司公髻尾山。
岔路口的樹幹上,都有中華山岳藍天隊釘的登山指標。 (圖片提供:tony)

司公髻尾山,海拔840公尺,是石碇、平溪、坪林的界山。 (圖片提供:tony)

司公髻尾山是平溪第一高山,四周展望良好。(圖片提供:tony)

九芎坑山歡慶旅聯網成立九週年。 (圖片提供:tony)

順利完成旅聯網九週年慶「南獅九」行程。(圖片提供:tony)

相關新聞
前人遊記.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遊追記》(3)
前人遊記.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遊追記》(4)
前人遊記.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遊追記》(5)
前人遊記.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遊追記》(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