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防治兒少網路成癮 台業者籲多管齊下

電腦同業公會提供封鎖遊戲帳號服務 遊戲業者也願意配合限制帳號使用或解約退費 立委則籲修法建立一定規範

人氣: 6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4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根據2014年台灣8,910位學生的網路行為調查,分別有12.1%的國小學童、19%的國中生、15%的高中生沉迷網路遊戲。網路遊戲已成為兒少熱門活動,長期下來,孩子身心發展受影響,父母也無能為力。值得注意的是,遊戲點數已成為詐騙手法,且日益嚴重,雖有自律機制,但沒有強制,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便利商店業者陷於兩難,期盼比照菸酒辦理。

台北市電腦同業公會法務長黃益豐說,多數學生國中階段沉迷於網路遊戲,因同儕互動機會高,同儕若玩遊戲便跟著玩,可從教育教導不要沉迷;另外,遊戲業者也有設計家長防護機制、疲勞機制等,家長應該了解並使用業者的機制。他建議,未成年要開新帳號必須由家長同意,只要家長認為小朋友沉迷或是未經同意,可跟公會請求協助,麻煩業者鎖帳號。

遊戲產業振興會祕書長何振國說,遊戲產業40家會員都有配合分級;為防治其他犯罪相關事宜,台灣大部分遊戲公司,都有執行手機雙向認證,一般未成年人不太可能取得手機認證,申請帳號時必須有手機,通常都是父母幫孩子申請,若家長發現孩子有成癮問題,法定代理人或是監護人可直接檢具相關身分證明文件給遊戲業者,只要收到資料,不管是要限制帳號使用或解約退費,業者都願意配合辦理。

遊戲點數詐騙 103年高達4億元

內政部警政署說,傳統詐騙是用現金或轉匯方式用金錢轉移,從100(西元2011)年起,遊戲點數成為詐騙集團工具,100年詐騙案件中,遊戲點數占兩成七,103(西元2014)年已經有五成四的詐騙案,財損金額從2億9,500多萬元,103年已高達4億多元,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統計遊戲點數詐騙案件100年到103年,共有3萬6,000多件,其中未成年被害案件占2,310件。

警政署說,若有民眾要求購買遊戲點數證明自己的身分,一定是詐欺,不要聽信謊言,落入陷阱中。另外,警政署也跟超商業者達成共識,消費者買3千元以上遊戲點數將主動關懷,防堵詐騙行為。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開始推動「防止兒少過度購買遊戲點數(卡)自律行動」,宣導兒少若於超商購買超過一千元遊戲點數,須由家長陪同。台北市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楊益風指出,自律機制沒成效,且缺乏強制性,反而不守法、鑽漏洞就占便宜,應該立法限制,防止漏洞。

楊益風認為,購買限制僅能治標不治本,治本是自制力問題,也就是成癮問題,與毒品概念相同,叫他不要吸食,他就不吸食?遊戲確實是有成癮性,不是單單靠家長禁止就能達到效果,師長限制也會造成負面印象。許多孩子在發展階段出現偏差行為,如偷搶拐騙等,部分是因為管制的結果,但不是放著不管,管制沒有疏導或是一味管制是無效的。

「家長把錢管好,孩子就不能購買高額點數,但是孩子不會想辦法弄到錢嗎?」楊益風舉例指出,此行為蔓延到學校、社會,有成癮性東西須有專業介入,以及法律強制介入空間。他建議,立法獎勵業者,只要業者有時間管理限制,就不做點數購買限制,否則必須規範,且規範是月費購買上限,再嚴格一點須由監護人購買,甚至實名制,以達到對於未成年族群的保護。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說,家長也想管,一旦孩子沉迷後,已管不動,若外在環境沒有配套協助家長,家長真的是有心無力,家長要管,整個環境要建立一定規範及限制,才有辦法改善。

何振國也澄清,有關在網路聊天室詐騙,跟遊戲業者沒有關係,業者反倒是受害者;詐騙案件中,在超商買到的點數好比是在提款機領到錢的道理,詐騙來源通常透過社交通訊軟體,到漂白洗錢管道,就是網拍平台,遊戲業者根本不知道事情發生,也是消費者跟犯罪者在線下完成交易。

國人消費以「手機遊戲」最多

何振國指出,現階段人民消費最多是「手機遊戲」,大部分手機遊戲都是國外廠商,誰能限制及管制?立法必須顧及市場公平性、台灣業者保障,不要對台灣苛刻,對國外市場機制視若無睹,這樣並未真正幫助青少年。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專業發展中心副執行長殷童娟說,回歸法制、落實執法、獎懲並施。應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國家政策、社會企業責任著手。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資安科員左寧生也說,已參考各國做法,各級學校安全健康上網計畫,把資訊教育納入國民小學9年一貫課綱來實施,鼓勵教師設計專案;關於防護部分,已推廣「守護天使」,家長可下載安裝,軟體具有上網停歇設計,防止孩子過度沉迷。◇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