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

個人理財真理:政府白給 照單全收

【大紀元2015年0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無論經濟週期或趨勢如何,在儲蓄與理財方面,有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金融郵報長期專欄作家Jonathan Chevreau在最新撰文中,詳細解說了個人理財7大不變真理中的最後一個真理:只要是政府白給的,一概照單全收。

各項減稅優惠要抓住

政府白給錢的機會實際上很少見,多數人都是通過各種稅收給政府交錢,因此政府減稅優惠應最大限度利用。那麼,政府有哪些錢是完完全全白給的呢?

首先是註冊教育儲蓄計劃(RESP)。只要給孩子教育計劃中存足應存金額,政府就會每年補足20%的加拿大教育儲蓄津貼(CESG),存足2,500元,20%CESG就相當於500元。

其次,政府還針對不同人群制定有不同減稅優惠,如公交抵稅優惠、子女文體健康減稅優惠、殘障減稅優惠、兒童福利金、醫療費用減稅優惠等,報稅前搞清自己符合哪些減稅優惠,然後毫不猶豫申報。完整減稅優惠政策,可參考Evelyn Jacks所寫的《重要報稅須知》(Essential Tax Facts)或其它年度報稅指南。

此外,政府還會根據具體經濟情況,冷不丁的出台些外減稅優惠,如為刺激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低迷經濟,政府推出的2009年的房屋裝修減稅優惠(2009 Home Renovation Tax Credit),減稅優惠高達1萬元。另一個是安省政府推出的2,000元電油混動車返還優惠(目前已取消)。還有些省制定有太陽能板及其它替代能源安裝減稅優惠。一旦政府推出這類短期暫時性減稅優惠,一定要爭取抓住。

老年金、GIS和CPP

此外,多數加人到了65歲(目前年輕一代可能要等到67歲),都有資格領取老年金(OAS)。和CPP不同的是,OAS無需本人供款,這筆錢取自政府綜合稅收,但領取人得符合最低居住年限要求。當然,如養老金、註冊退休收入基金(RRIF)和非註冊儲蓄收入太多,可能拿不到這筆白給的錢。

另一方面,沒有其它收入來源的人,有可能有資格領取老年金保障收入補貼GIS,即眾所周知的老年福利金。這筆福利是雙重的,對於有資格領取的人來說,不僅是白拿的,而且還免稅。渥京在這筆老人福利金推廣上,一直被人批評做得不夠。對於老年金和CPP,一旦到了領取年齡,得自己申請,最好是在正式開始領取日期前6個月開始申請。

避稅和延稅工具

最典型延稅做法是開註冊退休儲蓄帳戶(RRSP)。RRSP已經存在了半個多世紀,它有2大稅收好處。一是提前減稅,即頭一個報稅年存入RRSP,次年再按時申報。RRSP存入款由於能立即減少應稅收入,稅率高人群尤其受益;二是能持續將投資收入存入避稅,否則投資收入利息、股息或資本增益部份都得交稅。

和許多政府其它白給的錢一樣,RRSP是有條件的,即如哪天想取出,就得按最高邊際稅率繳稅,尤其是RRSP已經轉成RRIF時,再有就是完全應稅最低年取款額到71歲以後才開始。幸運的是,聯邦今年4月份預算將這一最低取款額消減近26%。RRSP存款多年免稅累計減稅總額,肯定比非註冊帳戶中的投資要繳全稅好得多。如退休時稅率低於退休前稅率,那麼兩個稅率之間的稅率差,就相當於政府白給的「禮物」。

與RRSP極其相似的是2009年政府推出的免稅儲蓄帳戶(TFSA),今年預算將每年最大存款額度提至1萬。TFSA本身不抵稅,但和RRSP一樣,持續投資收入部份可免稅。TFSA真正吸引人的是,在退休時,所有取款部份完全是免稅的,因此對於只有老年金和GIS收入的低收入老年人來說,是最好禮物。和RRSP與RRIF不同的是,TFSA取款不會影響老年金和GIS福利,可算是政府雙重福利,很少見的。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主要住宅資本利得稅豁免,這項免稅算不上甚麼重大禮物,但和RRSP、TFSA及企業經營等減稅優惠一樣,還算得上是個免稅優惠。

個人理財7大永恆真理:

1、 先給自己支付;

2、 量入為出;

3、 先還債;

4、 別輕易租賃;

5、 擁抱風險,少交稅;

6、 老闆白給的,全要;

7、 政府白給的,永遠不說「NO」。◇

責任編輯: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