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裔教授研究發現 腦腫瘤存活獲改善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7月20日訊】聖地亞哥加州大學醫學院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 UCSD) 臺裔教授陳經宗(Clark Chen)的研究團隊,通過蒐集研究美國過去十年原發性腦腫瘤(低階高分化膠質瘤,low-grade glioma)的癌症臨床數據發現,成人病患生存期延長了。論文發表於 7 月 1日出版的國際頂尖科學期刊《神經腫瘤學:臨床實踐(Neuro-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聖地亞哥加州大學神經外科學副教授陳經宗。(UCSD網站)

原發性腦腫瘤生長緩慢但會致命,由於十分罕見目前研究仍然闕如。對這類腫瘤的最佳處理原則,也有很多爭議,包括何時執行及是否需要輻射處理、要執行什麼類型的手術,以及使用什麼類型的化療等等;就算要執行時,醫生之間的決定都有差異。

移民自臺灣,目前在該校擔任神經外科學副教授、研究和學術發展副主席的陳經宗表示,了解治療方法對原發性腦腫瘤患者生存的影響,能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陳經宗團隊首次使用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贊助、簡稱「SEER」的資料庫。該資料庫由國家癌症登記處收集了統合監測(Surveillance)、流行病學(Epidemiology)和最終結果(End Results)。他們的研究證實原發性腦腫瘤的生存期,由1999年的 44 個月增加到2010 年的57個月。

研究發現在腦腫瘤初診時,降低使用放射治療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存機率,而更有效的化療方案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機率。列名論文第一作者的研究團隊成員Xuezhi Dong 表示,減少輻射的做法始於 2005 年,根據歐洲出版的隨機對照研究顯示,無論在診斷期或後期臨床過程中,輻射對存活率都沒有顯著影響。

另外,雖然以前的許多研究表明,原發性腦腫瘤完整切除與病人的存活期較長相關聯,但美國只有約三分之一的病人接受了完整的手術切除,且此比例在過去十年中,沒有改變。

UCSD醫學院神經外科主任鮑勃‧卡特 (Bob S. Carter)表示,切除手術效果不彰的原因,應與科技的缺乏有直接關聯,例如缺乏核磁共振(MRI)儀,導致外科醫生無法執行最有效的切除手術。UCSD明年將完工的雅各斯醫療中心 (Jacobs Medical Center) 建設工程有最先進的MRI外科手術房,將實現使用切除手術來治療低階膠質腫瘤的方式及新標準。

這項研究是由桑塔格基金會(Sontag Foundation)、巴勒斯韋爾科姆基金會(Burroughs Wellcome Foundation)、 基梅爾基金會(Kimmel Foundation)、 桃莉絲‧杜克基金會(Doris Duke Foundation),以及和福別克基金會(Forbeck Foundation)共同資助。◇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腦腫瘤患者神奇康復
澳洲治療腦腫瘤將不用開刀
美民主黨元老肯尼迪 罹患惡性腦腫瘤
奈米粒子鑲嵌治癌藥物 兒童腦腫瘤福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