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還來:難以抑惡揚善的制度缺少什麼靈魂?

人氣 15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07月24日訊】抨擊醜惡的舊時代用得最好的一句話是:「萬惡的舊社會把人變成了鬼」。《白毛女》這個經典的故事講的是,舊社會把一個年輕美貌的女人害成滿頭白髮的「鬼」,新社會的到來,這個女人的一頭白髮又變回黑髮,由「鬼」變成了人。這是在強調社會制度對人的巨大影響。確實如此,對於一個社會中的人,社會對其影響應該是第一位,而決定社會優劣的因素就是制度。好的制度自然有好的社會。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福澤諭吉說:「一個民族要崛起,需要有三個方面的改變,第一是制度的改變;第二是人心的改變;第三是器物的改變。這個順序絕不能顛倒。」

我完全贊成把制度放在第一位。之前的人類以規勸眾人從善的宗教來抑惡揚善,現代社會更多是通過好的制度抑制和打擊醜惡,同時鼓勵真善美。而現代文明成長的土壤是「自由、民主、人權」這樣的普世價值觀。社會制度的形成自然以此為精髓。不以這樣的價值觀為核心而制定的制度,難以抑惡揚善,充其量是管住人的加鎖,跟封建社會制度有更近的親緣,相反會抑善揚惡。在這樣的制度下,高壓是它的特點,維穩是它用在明處的別名。高壓下的社會自然可以太平,因為一切有可能影響穩定的事都被不允許,就算以愛國的目的走上街頭呼籲釣魚島和南海的主權,也會被禁止。「自由、民主、人權」這些人家作為文明的標竿,反倒成了敏感的東西;網絡上到處是「ZF」、「共檔」這類被敏感而扭曲的表述;「被喫茶」、「被滋事」的事,傳說得令人恐懼。在民主制度的國家,會有這麼多敏感事嗎?我看脫下鞋子砸向在台上演講的總統,也只是被驅離現場;美女主播猛批奧巴馬反恐不力反倒一炮走紅。看到這樣的事,再想想畢老爺,不可悲嗎?在中國,屁民真的連村委會主任都不敢得罪!

非普世價值觀下形成的制度為什麼不能抑惡揚善呢?因為缺乏「自由、民主、人權」作為靈魂的制度,有法律法規也是缺乏法治的信仰,人們常常表現出更相信權力,而不是相信法律。很多時候權力確實毫無顧慮地欺壓自由、人權,無視民主。設黑監獄的截訪,不惜要人性命的強拆強徵,草菅人命的刑訊逼供,只能在條例上看到「自由」,任性的權力完全無視你的基本人權,人身自由權和私人財產權,這兩個最神聖的權力也會被輕易剝奪。遇上這類任性的權力,只能以暴制暴,以惡制惡。所以,抗議強拆強徵的人,不是選擇自焚,就是讓對方毀滅;長期上訪者可以不要做人的尊嚴,越來越極端,就算沒有揮舞拳頭的暴力,以是脫光身體的軟暴力。老上訪戶神經質的模樣,不就是實現版的白毛女嗎?當然,這類任性的權力並非普遍,但也不是不多,而且不是說一顆老鼠攪壞一鍋湯嗎?卻無人說一鍋臭湯被一顆好味精改變了。這說明壞人壞事不需要多,以權作惡的更不需要多,照樣能對社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出現那個踩著女人頭髮顯示威武的惡警,人民警察需要樹立多少光輝的形象,才能挽回這樣壞的影響?

在文明制度中「民主」處於核心的位置,缺乏這個核心的制度是難以揚善的?民主國家的百姓有更多的可能參與國事,甚至是決定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這些國家的民眾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憂國憂民之心和國家的自豪感,也相對強烈得多。而我們的百姓遠離國事,人家只要求你老實當好順民,任何時候、任何事都不需要你為國家傷一個腦細胞,國家決定的事,制定的政策法規,你只有遵守的份,沒有提出建議的權力,一切由國家管理者代勞,就算哪天美日聯合起在釣魚島搞一個度假酒店,也不需要中國百姓到街上表示憤怒,義憤填膺的人只能在屋裡砸自己家的電視機。在這種不需要眾人表示民主的國家,無視問題的盲目讚美者成了正能量,正義的批評卻成為負能量。所以,中國人的國家自豪感,只會變成對領袖的崇拜,會把凡人當成偉大的紅太陽,這就是他們最高形式的愛國——現在人們在反腐的歡呼中已經有了個人崇拜的味道,這不是好事。中日兩國政府關係冰凍,日本人到中國旅遊的人大幅減少,而中國人到日本遊玩的正好相反——昨天還大罵日本無恥,今天便跑到日本去搶購,去欣賞櫻花,這就是中國人短暫的愛國激情。

在非民主國家的人談不上愛國,百姓心中不必有國事,也不會有國事,心中只有家事,對社會自然是冷漠的。所以,中國的富人缺乏回報社會的慈善之心,有一個可以「稱讚」的陳光標,捐錢的樣子也是那麼醜陋!普通人的捐款,需要單位領導和紅頭文件的號召。這完全能說明中國人如何缺乏社會責任感。但不能怪百姓,因為本應該以民主的方式確定和保護的競爭規則,被國家隨意左右,被腐敗的權力利用、破壞,人們對競爭自然缺乏公平性的認可,競爭沒有公平的認可,這樣的競爭表現出的是普遍缺德。不說太多違法、造假、污染的大企業,就是農貿市場的小商小販短斤少兩的也不少見。人們在這種缺少民主公平的競爭中得到的財富,都會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根本不會感謝他人、感恩社會,倒是會酬謝為他們開啟財富之路的官員。在這種競爭中求生存發展的人,自然不會有多少社會責任感。

民主雖然不可能保障人人公平,也會帶來多數人認可的公平。缺乏民主帶來的公平,如何讓百姓心有國?沒有民主的監督,制定製度的人考慮得最多的是自己。沒有民主的制度,人們更難保護自己應得的權利。政府會拿全國百姓共同創造的財富,制定出分體制內外、三六九等的社會保障制度,就算經濟不景氣政府也會給公家人加工資,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維持現有制度。加上財富因為不公平競爭快速集中到權貴手中,於是,百姓自然而然地有了「國家心中無我,我也無須心中有國」的表現。其實,將公平的社會保障給國民,百姓就會有更多一些的社會責任感,普通人也會心繫國家的前途。有報導說2015年6月19日,荷蘭上百民眾聯名上書請願,消減醫療保健費,以減輕財政壓力,為國家長期的社會福利負擔分憂。這樣的人在荷蘭雖然不多,卻很能說明不同制度下,國民與國民之間的差距,說明好制度可以淨化人。而我國呢,就像一個女教授說的一樣:中國反對全民免費醫療的就是那些有巨額特權療養費的高官們。在這種制度下的中國人,會有多少高尚的情懷,我想只要做到不用假的、不好的、有毒的互相坑人,就可以大加肯定了。只有對國家的貢獻,沒有公平的保障,如何叫百姓心中有國?相反,自私自利、「互害」的人會多起來。

非普世價值觀制度的國家,非民主的國家,百姓會走兩個極端:要麼麻木,要麼躁動。朝鮮百姓的麻木是普遍的,但朝鮮的麻木還不至於壞事,是木偶般單純的麻木,至少人們還沒有變惡。朝鮮大學生居然以為漢堡是金正恩發明的,在這樣的國度裡,普通人沒有遇上我國文革那樣的運動,是不會變惡的,也沒有危險。中國人知道漢堡是怎麼一回事,有相對開放的網絡,對當局表現憤怒也比朝鮮自由得多。所以,這樣的國民就算麻木,也是能輕易激發出內心躁動的麻木。眾人痛恨腐敗分子的貪婪,大罵黑心的房地產,妒嫉開好車的人,不滿公家人優厚的保障,特別是在這個物質慾望如此強烈的國度裡,對自己的明天沒有信心和安全感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國民是危險的。在民主國家百姓有舉牌子走上街頭表現躁動的機會,可是他們的國家為什麼不將此當成危險而維穩?原因就是他們的制度有化解國家政治危機的機制。百姓實在不滿,大不了在野的上台,表現不好的總統變成平民,於是,民眾憤怒的情緒就會隨著舞台上的人的更換而暫時得到安撫。而中國有這樣的制度嗎?沒有這樣制度如何平息百姓大規模的不滿。好制度有化解危機的機制,不好的制度只會像即將噴發的活火山一樣蓄積越來越多破壞性更大的怒火。

有人會說,中國的經濟正好說明制度的優越性。其實,制度不太文明也可以有繁榮的經濟,制度再專制十倍也如此,封建專制的中國在幾千的歷史長河裡不就是世界第一嗎?所以,我國經濟發展得不錯,表現出叫世人稱嘆的中國速度,但這跟制度是否文明關係不大。所以,以傲人的經濟作為「制度自信」的理由是可笑的。否則,希特勒、東條英機搞出的軍國主義制度也是自信的了,因為二戰前的德國和日本也是世界經濟強國。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美國媒體:中共當局「假天下」
投書:司法腐敗-法官聯盟造假案
中共黨媒報導「美國死刑實錄」竟是色情片截圖
中共47軍演習公然造假 曾出假英雄邱少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