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杏壇女俠」沈葆老師談中文教育

人氣 129

【大紀元2015年07月03日訊】華府人公認的「杏壇女俠」沈葆老師,為人謙和低調,卻心懷豪氣、勇氣和決心。旅美四十五年間,一直捍衛並推廣「傳統漢字(正體字)」,撰寫「辭語典故」專欄,弘揚中華文化。

自2005年十月起,在馬裡蘭州 Bethesda的Davis Library,每月教授「古籍欣賞」課,至今授課次數,已超過百餘次,廣受好評。

沈葆老師是2014年「海華基金會」,首屆「海外師鐸獎」「美加地區」四位獲獎人之一,她也是大華府地區,獲得「海外師鐸獎」的第一人,從事華文教育迄今三十九年。

「海華基金會」之獎項,是為海外從事華文教學工作,和弘揚中華文化的中文學校教師,給予褒獎。2014年,來自五大洲,十六個國家的118名教師,參加了評選,最後有15名教師勝出。

在記者的採訪下,沈葆老師就「海外華文教育」,談了幾點看法:

沈葆老師每月教授「古籍欣賞」課,至今授課次數,已超過百餘次,廣受好評。(沈葆老師提供)

(一)海外華文教育,需弘揚「忠孝節義、倫理道德」之傳統

中國的「古籍經典」「戲曲故事」所反映的,都是先聖先賢們,智慧經驗的累積與教誨。海外的華語文教師,可以經由「講故事」的方式,弘揚「忠孝節義、倫理道德」之傳統。沈老師以京劇<鎖麟囊>的故事、舉例:

「乙酉年六月,登州富家女薛湘靈出嫁途中,突遇大雨,於是花轎在「春秋亭」避雨,卻巧遇彼時載著貧家女,趙守貞的另輛花轎。交談中,趙守貞怨老天不公,富人嫁妝豐厚,窮人卻一無所有。薛湘靈遂仗義自嫁妝中,取出一袋滿裝珠寶的「鎖麟囊」相贈。雨停後,二人道別上路。」

「六年後,登州水災,薛湘靈與家人失散,逃難至萊州,到一盧姓人家為僕。一次陪刁蠻的盧家公子玩球時,公子故意將球,拋入盧府禁入之小樓上,逼薛湘靈上樓撿拾。湘靈登樓後,驚見當日贈與趙守貞之「鎖麟囊」,竟供於樓上,不禁悲泣。原來盧府夫人竟是趙守貞。趙守貞得知後,為報恩,遂敬湘靈如上賓,並助尋湘靈家人,終使薛湘靈闔府團聚。」

但在1954年十一月,大陸<戲劇報>卻批評<鎖麟囊>為:「宣揚緩和階級矛盾,以及向地主報恩的反動思想的劇本。」因而被長期禁演,近年始解禁。

殊不知「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乃我中華傳統美德,<鎖麟囊>這齣戲所傳揚的,就是「感恩知報」的精神。此戲而今雖然再度獲准上演,但六十年前,那位大陸主事人之「偏狹、無知」之舉,令人無奈並遺憾。

(二)「傳統漢字(正體字)」- 皆具備「形、音、義」三要素。
「傳統漢字(正體字)」- 有「因形見義」「望文生義」的功能。
「簡化字」是對「傳統漢字(正體字)」及「中華文化」之破壞與不敬。

有關海外華文學校,應該教授「傳統漢字(正體字)」?或「簡化字」?的問題,沈老師作了詳盡的分析與說明:

中共統治大陸之初,大力推行「簡化字」,倡導者如舒慶春(老舍)等,對「漢字的結構」與「六書」,不但毫不瞭解,卻執意非把「傳統漢字(正體字)」剷除不可。(見 1956 年八月<舒慶春、關於語言的規範化>一文。)

他們讓「傳統漢字(正體字)」背負了許多罪名,大肆宣揚:「傳統漢字(正體字)」,是「造成中國文盲眾多,造成科學落後,造成貧窮,造成學生對國文學習沒興趣……」等的障礙。中共此舉,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也 !!

像錢玄同等人,希望先借著「廢除古文」「廢除漢字」,再「改用拼音文字」「廢孔學」,主張把「漢字自左向右橫寫」等, 要冒進要西化。

這種「一昧求新、一心除舊、反傳統、疑古」的論調,著實熱鬧了一陣,也達成了部分目的。但不幸中之大幸是,想把「漢字拼音化」的計畫,終竟無法施行,否則真的是「滅國、滅族、滅我中華」了!
「傳統漢字(正體字)」均合「六書」的理論。皆具備「形、音、義」三要素的特色,有「因形見義」「望文生義」的功能。

「六書」這名稱,是漢代學者,將「漢字」的構造與使用的方式,歸納成的「六種造字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沈葆老師(左)在「古籍欣賞」第100次課上。(沈葆老師提供)

而大陸推行「簡化字」,是為簡化而簡化,把字體字形弄得支離破碎,是對「傳統漢字(正體字)」與「中華文化」的「大不敬」與「破壞」。中共推行「簡化字」,殊不知「簡化字」要能符合「漢字演化的規範」,要能「約定俗成」才算成熟,方能推廣。

有些「簡化字」如同「符號字」,完全失去了「傳統漢字(正體字)」中,所蘊含的「文化、習俗、禮教、史地」等的珍貴資料。

目前大陸還採用,「以一個同音字,代替其它的『同音異義字』」的作法,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匪夷所思! (如姓「蕭」改為「肖」)此種簡化法,不但污衊了先賢們,創製發展「傳統漢字(正體字)」的智慧,擾亂了漢字系統,增加了古今的隔閡,開啟了學習中文的「錯誤方式」。

更阻攔了聰慧優秀的我中華學子們,正確地學習漢字的「權力」,與正確地使用漢字的「能力」。
宋元時期,便有了這種「省筆亂簡」的寫法,稱為「破體字」或「俗體字」。

1644 年滿州人入關,清聖祖康熙皇帝,有鑑於宋元時期,流行於「賬簿、當票、藥方、小說、唱本」等文字記載中,所用的「破體字」「俗體字」充斥,文字之亂象叢生。

清康熙皇帝對「漢人的文化」十分尊崇。他深切瞭解,在「傳統漢字(正體字)」中,所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必須全力維護保存。

於是在康熙四十九年 (西元 1710 年) ,令翰林大學士張玉書、陳廷敬等共三十人,參與主編 <康熙字典>。他們參考<明朝、梅膺祚、字彙>,與<明朝、張自烈、正字通> 兩本字典為藍本,至康熙五十五年 (1716 年),歷時七年始編纂成。嚴格要求,正確書寫「傳統漢字(正體字)」之方法。

<康熙字典>共分十二集,每集以「地支」命名。共收集漢字 47,035 餘字,(或謂 46,964 個字),「部首」亦分為「214 個」。並有「反切注音」,註明出處及參考等等,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語文工具」,並一直被廣泛地使用。

所以,僅就<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這三部字典中,所收錄的「字數」與「部首」看來,字典裡「漢字」明顯的增加, 而「部首字」,卻從<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收錄的 9353 個字,所歸納成的「540 個部首」,到<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時,減少到僅有「214 個部首」。

這即證明: 「傳統漢字(正體字)」是「極科學化」的,有其「演變之規則」。不因所收之「字數增多」,而「部首字」亦隨之增多。

「214 個部首字」,是認識千千萬萬「傳統漢字(正體字)」之基礎。凡筆劃多之漢字,可以依照部首,將「文字拆開」來講解,再合併、回復其字之原形。

通常一個漢字,包含「一個、兩個或三個」部首。如筆劃很多的「獻」字,即由「虍、鬲、犬」「三個部首字」組成。如「識」字,就由「言、音、戈」「三個部首字」組成。

先學會「214個部首字」,那麼「傳統漢字(正體字)」的「認讀寫」又何難之有? 此乃「以簡馭難」的「最佳識字」方法,亦可收「事半而功倍」之效。

清代文字學家王筠,在其<文字蒙求>自序中提到:「人之不識字也,病於不能分,茍能分一字為數字,則點劃必不可以增減,且易記而難忘矣。……」

所以,「將一個字分成數個字」,就是按「部首字」分的教法。近代的文字學家,則稱為「部件教學法」。這種「以簡馭難」的「最佳識字」方法,清朝的文字學者,早就提出來了,只是「後人無知」,迷失於「要冒進、要西化、要反傳統」等等之氛圍中。長久的「錯誤教法」,造成中國人鄙視自己的「傳統漢字(正體字)」,造成「國文」與「國學」備受冷落,以至傳統道德淪喪,社會亂象叢生。

所以,海內外的中文教師,如果使用「正確的」「漢字教學法」:即自「童蒙」入學起,先教學子「認讀寫、214 個部首字」,有了「部首字」(字形)的基礎,再學會「發音」(字音),那麼在「傳統漢字(正體字)」以「形聲字」字數,佔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學習「漢字」就易如反掌,恢復中華固有文化,就有希望了。

「漢字」不是「拼音文字」,不隨語言之變化而變化,穩定性高,可以超越時空,「古詞可今用」。中國地大人多,方言雖異,但使用之文字卻相同。易於溝通,促進團結。

「傳統漢字(正體字)」是「單形體,單音節」的「方塊字」,是「左腦右腦」可並用的「複腦文字」。它有聲調,同音字多,有單詞與複詞,既可用來表徵外界的萬千事物,更俱有「形音義」的特殊功能,易於辨認分析,易讀性高。

「傳統漢字(正體字)」,字型勻稱優美,書寫時自上往下,自右往左,自左往右,均可通行。用諸「書信、文章、詩詞、歌賦、對聯、書法、謎語、文字遊戲」等處,皆能歷久彌新。

而「傳統漢字(正體字)」中所蘊藏之豐富資料,更可上溯中華文化淵源、史地背景及發展。

事實上,先學「傳統漢字(正體字)」再學「簡化字」,才是正確的途徑。因為使用「簡化字」是一種「輔助」的手段,為的是方便書寫而已。而今電腦的使用普偏,書寫的困難相對減少。

但學習「傳統漢字(正體字)」,「書寫」的練習必不可少。「書寫」一方面使學習者不容易「忘字」,並可以確切了解「傳統漢字(正體字)」的形體結構、意義、聲韻。

另方面「認寫漢字」可以促進大腦的活動,有益無害。而提筆練寫「中國書法」,亦具有「練氣功」般的效果。

正式的「書刊、文件、報章、雜誌、課本」,應該用「傳統漢字(正體字)」印刷出版。這樣一來,人們對漢字的理解,皆依據「正體字」。有了「正體字」為標準,自然覺得「簡體」作手書是種方便,錯字、別字自然減少。

事實證明,電腦輸入「傳統漢字(正體字)」的速度,絕不比外國的拼音文字慢,由此可見,這經過千百年錘鍊的「傳統漢字(正體字)」,既經得起時代的考驗,亦能隨著時代的潮流前進,光輝永在,價值永存。

圖為德明中文學校創辦人沈葆老師(前排左一)主持該校2015結業典禮。(沈葆老師提供)

(三)「中文教師」須具備「漢字六書」之基本知識,與「史地常識」。
「中文教師」致力於「多聽、多看、多讀、多問」之功夫不可少。
「禮、讓、孝、悌、謙、敬」之規距,應隨時、隨機、教給學生。

中文教師須具備「六書」的基本文字知識,與「歷史」「地理」之常識。並要「多聽、多看、多讀、多問」,課前的準備功夫須扎實,不可等閒視之。

對自己所在的國度,要盡量去瞭解它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化」等,以便易與土生土長之學生溝通。為師者好學不倦,才能做學生的榜樣,才能取材得當、教學無誤。所謂「良師興國」,就是這個道理。

<唐、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道」是事物當然之理,是修己治人的方法。故「知所進退,遵禮守法」,為師者都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而「禮、讓、孝、悌、謙、敬」之規距,應隨時、隨機、教給學生。

中國乃「禮儀之邦」。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導之以德,齊之以禮。」「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所以,我們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儀容舉止」,都應合乎「禮」的規範,並教導學生遵從。

三千年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在<國風、鄘、相鼠>篇就說:「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此詩用「老鼠」作比喻,譏諷「無禮之人」。意思是:「就如老鼠,都『有層皮、有牙齒、有四肢』,那麼貴為四肢健全、頭腦靈活的「人」,若不注意自己的「容儀舉止」的「禮節」,不如趕快死吧。」

最後,沈葆老師引用《論語、子罕第九》:「子罕言利。」這句話作結。

她認為:「數十年來,海外華人在僑居地,教授華語文,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皆出於『不忘本、重傳承』的理念,希望植下優良的文化種子,生根茁壯,開花結果,代代相傳不已。」

大家出錢出力辦學,教育華裔子弟,這種不為「名利」而耕耘的精神,是而今「華文學校」遍佈全球的主因。

责任编辑:夏实

相關新聞
古風悠悠育小荷
名門之後勤學不輟 傳播中文育童西邦
推廣漢字文化 欣賞漢字之美
臺教授馮永敏﹕海外教中文須活潑﹑有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