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記住自檢5口訣 助肺動脈高壓者早就醫

【大紀元2015年08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爬樓梯一直喘、容易疲累,別以為是心肺功能不佳,當心可能是肺動脈高壓找上門!45歲的葛小姐,4年前開始出現症狀,一開始是感覺喘不過氣,原本是得心應手的清潔婦工作,卻變得做沒多久就氣喘吁吁,以為是因工作忙碌及照顧家庭,身體老化加上缺乏運動所造成,但接著出現莫名其妙的乾咳,嚴重影響到工作效率只好辭職。3年來輾轉換了4間醫院,直到去年8月才確診罹患「肺動脈高壓」。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祕書長葉宏一說,肺動脈高壓是多發生於36~50歲女性,正值工作、家庭忙碌時期,容易忽略自身健康,且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與其他疾病類似,一開始只是喘不過氣、容易累,可能伴有頭暈、昏眩及手腳水腫,然而患者常常誤以為是運動量不足或是工作疲累,等到病情發展至第三、四級,一動就出現胸痛、連走平地都會喘時,才進行就醫,若第一時間沒有找對正確科別就醫,就可能拖延治療,導致病情更快惡化,增加死亡率。

肺動脈高壓分為病因不明的原發性和經結締組織疾病、先天性心臟病、藥物等其他因素造成的續發性肺動脈高壓。全世界每百萬人中約有15~50人罹病,台灣目前約有200名原發性病友接受治療。

為幫助患者即早確診就醫,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等發起的自我檢測5大口訣「喘(活動時呼吸困難)、咳(咳嗽)、血(咳血)、腫(下肢水腫)、暈(暈厥或頭暈)」,幫助患者及大眾了解肺動脈高壓症狀表現,建立正確就醫觀念。若有任一症狀就應注意,及早到心臟科或胸腔科門診檢查。◇

責任編輯: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