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超級強國――二戰時的美國坦克裝甲部隊

人氣 888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9月14日訊】二十世紀是美國的世紀,這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表現得最突出。當時美國的海陸空三軍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技術裝備最先進而且品種齊全數量大。

美國海軍的代表是衣阿華級快速戰列艦,裝備有雷達和16英寸炮,時速33海里,綜合戰力超過了日本最大的大和級戰列艦。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也是當時最先進的,而且戰時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達24艘,超過了當時世界其他國家航空母艦的總和。

當時美國陸航的代表是B29重型遠程轟炸機,飛的比日本德國的最先進戰鬥機還快還高,第一顆原子彈就是B29扔下的。陸航的P-51D野馬是公認的二戰戰鬥機之王,是二戰中性能最好的活塞式戰鬥機,最大時速達700多公里,它在速度、續航力、機動性等方面都非常出色,飛行員視角最好。無論是速度還是機動性都比德國的BF109和FW190強,能長時間在空中巡航,是唯一一種能夠全程為B-29護航的戰鬥機,且其單機格鬥性能也相當優異,在戰爭後最後2年中零式幾乎不是他的對手。

F4U「海盜」是活塞式艦載戰鬥機的顛峰之作,高空高速性能一流,性能全面超越零式,是美國海軍綜合性能最好的戰鬥機。P51的優勢是全面,各項指標都很好,沒有明顯的弱點,也沒有明顯的優點,號稱空中的凱迪萊克,新手上手很快,如果是新手,這種飛機最好。F4U則完全相反,優點,弱點都很明顯,你要是新手,駕馭不了,要是老鳥,則無以倫比。歷史學家對此都有公論。

這裡主要談及二戰時美國陸軍的裝甲車輛,一般人誤以為當時美國陸軍的坦克裝備輸於德國和前蘇聯的陸軍,其實不然,美國陸軍的裝甲車輛也是超強的。

一、坦克型號

坦克發明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常有效的步兵支援兵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出色的把它變成了戰略突擊兵器。美國陸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了種類齊全的試驗型裝甲車輛,用於驗證各種技術平臺,有一些根據戰爭的需要進入大批量生產的階段,這是大家熟知的。其實,美國擁有的技術是遠遠超過量產的那幾個型號的。美國輕型坦克M3是當時同類車輛中最著名的,性能優越,產量接近15000輛。不過,最著名的是M4中型坦克,通稱謝爾曼或雪曼(Sherman),來源是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的將軍威廉·特庫賽·謝爾曼,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總生產量達到了近5萬輛,比蘇聯的T—34坦克生產數量還多。M4A3坦克較有代表性,這種坦克的戰鬥全重30噸,乘員5人,裝一門75mm火炮,並有火炮高低穩定器,裝甲厚度15—100mm,其動力裝置為一台500馬力的水冷汽油機,採用小負重輪和水準螺旋彈簧懸掛裝置,最高速度可達48公里/小時。1942年初,M4坦克正式列裝。由於它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很快贏得坦克手們的青睞。

M4謝爾曼坦克擁有幾項世界領先技術,都是現代坦克戰的核心指標。首先,M4謝爾曼坦克炮塔轉動裝置是二戰最快的,轉動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鐘。其次謝爾曼坦克還是二戰唯一裝備了火炮垂直穩定儀的坦克,能夠在行進當中瞄準目標開炮。謝爾曼坦克的500馬力汽油發動機也是二戰最優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謝爾曼坦克具有48公里的最高公路時速。謝爾曼坦克在道路或野地都能保持較高的速度,在野地行走時表現不俗,在沙漠上,謝爾曼的橡膠履帶表現良好,即使是在義大利的多山環境下,謝爾曼依然能夠通過很多德國坦克所不能通行的地形。謝爾曼坦克主炮的仰角和俯角射擊區域很大,加上其較高的炮塔,在山地作戰中可以首先看到敵人並開炮,相比德國,前蘇聯,和英國的同類型產品,M4謝爾曼坦克具有首次攻擊的優勢。從大量的德軍「虎」、「豹」被從側翼擊毀可以看出,除數量巨大外,謝爾曼坦克的機動作戰能力是相當不錯的。

M4謝爾曼是二戰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動力系統的堅固耐用連蘇聯坦克都遜色幾分,德國坦克更是望塵莫及。德國豹式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須運回工廠大修。謝爾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戰維護就足夠了。性能可靠,故障極少,使美軍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過德軍坦克。謝爾曼坦克的生產設計也是二戰最優秀的。美國研製生產坦克的廠家是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廠,採用的是亨利-福特宣導的生產線原理,因此能夠大批量生產,並且大幅度降低成本。最有趣的是,謝爾曼坦克的尺寸是參照美國「自由輪」的船艙設計,非常便於遠洋運輸。看來美軍對後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徹。

1942年春天,謝爾曼坦克首次出現在北非戰場。當時隆美爾非洲兵團裝備的坦克是3型、4型和38t型,當英軍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無可退的境地時,大約四百輛謝爾曼坦克被火速補充至英第八軍。在「十字軍」和「瓦倫丁」型坦克的配合下,經過五小時的炮火準備,謝爾曼坦克率先向油料、備件嚴重不足,已成強弩之末的德軍發動衝擊。經過十二天激戰,英軍大敗德軍非洲軍團。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對手望風披靡的德軍3、4型坦克被擊毀二百餘輛。沙漠之狐隆美爾從此一厥不振。戰役以後,隆美爾寫道:「敵方的新式謝爾曼坦克,比我們所有的型號都要先進。」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美軍的M4坦克則出盡了風頭,日軍的97坦克根本不是它的對手。

1944年,美軍需要一種能支援步兵的重型戰車,以跟隨步兵攻擊支援的重型坦克。由於美軍急需且無恰當的車身,所以直接改造M4A3雪曼坦克來充數。後來它被取名為M4A3E2Jumbo,這有大漢、巨獸、巨無霸之義。美軍大幅度地加厚巨無霸的裝甲,使它的裝甲比原有的雪曼要厚得多。盟軍常用的M4A3雪曼裝甲最厚只有89毫米,而新型巨無霸最厚裝甲卻達到152毫米,這要比二次大戰常見的重型坦克,包括德軍虎式(最厚裝甲110毫米)、美軍潘興(最厚裝甲114毫米)、英軍慧星(最厚裝甲102毫米)、蘇軍IS-2(最厚裝甲120毫米)都要厚。新型巨無霸更換裝了76.2毫米炮用的護盾(它使用的還是75毫米炮),使它正面達178毫米,連德軍虎王裝甲最厚的部分也只有180毫米,而巨無霸的護盾竟然只和它相差2毫米。

除了護盾外,M4A3E2卻部分的裝甲都大幅度地加厚,車身正面裝甲達114-140毫米,仍然比虎式優異。M4A3E2巨無霸擁有一個新炮塔,這炮塔比M4A3原本的炮塔要扁平,不過裝甲也厚得多,無論正面、側面或後面都是152毫米,這使它的炮塔有很強的防護力。M4A3E2的重量更由31噸增加到38噸,不過比起德國算輕了。它的時速則由45公里降為35公里,並為了減少對地壓力加速損壞履帶,履帶上擴大輪軸確保了行進安全。此外車身稍嫌過高,不過這是雪曼的通病,高的車體使它有良好的視野,但是著彈面積也提高。1944年3月設計完成,5月生產,坦克立即送至打的火熱的歐洲戰線,再在1944年秋天投入實戰,官兵們的評價非常好,雖然速度減慢,但是優秀的防禦力彌補了這點,通常作為前導車隊的領頭車輛。可惜它在7月就停產,原因是因為要美軍決定要生產M26潘興。巨無霸總產量只有254台。

M26潘興坦克(M26Pershing),是美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時期的重型坦克,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名將約翰·潘興而命名。M26於1945年問世,是美軍所研發成功的第一種重型坦克,雖然當時說是重型坦克,不久後於1945年3月美軍又改變標準將M26歸類為中型坦克,M26裝備的90毫米炮穿透力極強,能在1000公尺穿透147公釐厚的裝甲,而車重41.9噸以及25到110毫米的裝甲,相比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的虎式、虎王、蘇軍IS系列坦克等重型坦克仍有一段差距,但其90mm火炮的穿透力完全可擊穿二戰中所有坦克。在歐洲戰場參戰接近尾聲時美軍只有第3和第9裝甲師配備了310輛,在與虎豹等坦克的交戰中各有勝負。整場戰爭中,在德軍的所有戰車裡只有犀牛式驅逐戰車有過擊毀潘興坦克的記錄。

隨著德軍安裝Kwk43式88毫米炮的虎王坦克參戰,前線美軍要求儘快改裝威力相近的T15式90毫米牽引反坦克炮,把它變成強力坦克炮,與德軍的虎王坦克對抗,於是超級潘興T26E4問世了。一共只有兩輛超級潘興被製造出來,只有一輛參與了實戰,這輛超級潘興(編號T-26E1-1)裝備了新型的70倍徑(也有73倍徑的說法)長身管T15E1L70型90mm炮,該炮設計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超越虎王的88mm高初速主炮。在測試中,該炮在1000碼的距離上擊穿了8.5英寸(大約216mm)的30°傾角裝甲,炮口初速達到了3850英尺/秒的高初速(1174.25米/秒),比虎王的88炮初速高出600英尺/秒。新型的90mm彈丵藥也比之前的型號具有了更遠的射程和更高的精度,在使用T33穿甲彈時可在2600碼以上擊穿德黑豹坦克前裝甲,其火力可與德軍TigerⅡ的88mmKwK43相媲美。這輛坦克被重新指定了T26E4的編號。在亞伯丁進行射擊試驗後,T26E4於1945年3月15日運抵歐洲,送到第3裝甲師保養營。既然T26E4擁有強大的火力,美國人決定也加強它的裝甲使之與TigerⅡ匹敵。改裝工作很簡單,將一輛俘獲的黑豹坦克前裝甲切割下來,安裝到炮塔前部;而T26E4的車首上則焊了兩層裝甲板。

在博爾頓庫珀中尉的《死亡陷阱》一書中寫道,「在德國高初速反坦克炮的炮口下已經損失了一些新型的潘興,我們知道它的裝甲仍然不如虎式。」維修人員在原有的T-26E1-1號(即T-26E4)超級潘興的基礎上,在炮盾前面焊上了一塊從黑豹首上切割下來的80mm裝甲,車體正面加裝了雙層的V形38mm裝甲,並且在炮塔側面掛上了備用履帶,以增加防護性。庫珀描述了儘管第三裝甲師的維修人員精心地並且非常有創造性地為超級潘興添加了7噸的附加裝甲,但是其最高速度僅僅降低了5英里,它的550馬力的引擎很好地證明了自己。庫珀意識到這坦克的機動性和火力標誌著它將在實戰中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們意識到我們終於有了一種武器,」庫珀寫道,「它甚至能淩駕于最強力的德國虎式坦克之上。」由於加裝長身管炮以及附加裝甲,造成該坦克整體前重後輕,平衡型有很大問題。

1945年4月4日,在威悉河Werse和諾斯海姆Northheim之間發生了一次戰鬥,以下是庫帕的記載:「一些德軍單位退到了橋頭堡後面並且沿著我們的前進路線建立起了獨立的據點。這樣一個位於林木繁茂的山丘上的據點在縱隊通過的時候開火了。超級潘興是縱隊的先鋒,迅速把炮塔轉向右邊對著位於1500碼外的山丘斜坡上的一個目標發射了一枚穿甲彈,任何站在坦克後面的人都能看見炮彈飛向目標的時候有輕微地下墜,然而這種新的高初速炮完全不一樣,當我們發射第一發的時候,我們幾乎看不到彈丸,它似乎有點輕微地上升然後擊中了目標,這是一種視錯覺,但是效果是非常了不起的。當炮彈擊中目標的時候火光竄起了50英尺高,就像一個巨大的砂輪撞上一塊金屬一樣一陣火花發出的耀眼閃光伴隨著驚人的爆炸,這個無法確認的目標是一輛坦克或者自行火炮,如果是半履帶車或者別的什麼車輛閃光不會這樣大,剩下的縱隊跟隨坦克繼續前進,德軍馬上退出了戰鬥,我們不知道超級潘興究竟打中了什麼,沒有人急著過去查驗清楚。」

幾天後超級潘興被交付給一個隸屬33裝甲團的新車組,1945年4月21日在德紹Dessau地區超級潘興與虎王遭遇。當時該車組由喬馬杜裡Joe Maduri上士指揮,他是第三裝甲師一個已經連續第十個月參加戰鬥的經驗豐富的坦克手,第三裝甲師此時對重兵防守的德紹進行圍攻。在摧毀了許多混凝土反坦克障礙之後,裝甲部隊得以向城市緩慢推進。隨著第三裝甲師的坦克呈扇形分散開,第36步兵團的士兵跟隨超級潘興一起到達了一個十字路口並且向右邊的拐角迂回。然而車組並未察覺到,一輛虎王已經埋伏在了距離車組大概兩個街區(大約600碼)遠的並且是他們將要進入的同方位地區。

在此距離上虎王向超級潘興開火了。但是它的高初速88炮發射的炮彈卻被彈上了高空。年僅18歲的炮手約翰歐文John Irwin迅速作出反應馬上還擊了一炮,命中了虎王的大傾角首上或者炮塔前裝甲。但是由於是高爆彈並沒有奏效,炮彈被裝甲彈開並在空中爆炸,並沒有對虎王造成損害。超級潘興之前裝填了高爆彈是因為Irwin認為攻擊的會是城市軟目標,例如建築、人員和輕型反坦克炮。「AP」他向裝填手大聲呼喊,說明下一發是穿甲彈。這時馬杜裡和車組乘員再次感覺到了炮塔受到衝擊,不知道是否是虎王發射的炮彈還是別的什麼反坦克武器,總之,沒有造成嚴重傷害,也許是幸運地擦過。

接著歐文趁虎王前進駛過碎石堆的時候,暴露一部分脆弱的車底裝甲,瞄準並開了第二炮。90mm穿甲彈完全穿透了虎王脆弱的底部裝甲,似乎是擊中了彈丵藥引發了殉爆,直接把虎王的炮塔掀飛了,並殺死了所有乘員。但是他們還沒拉得及檢查戰果另一場戰鬥又爆發了,超級潘興繼續沿街行進,繞過了正在燃燒的虎王殘骸,繼續清剿裝備了鐵拳的德軍反坦克部隊。與虎王的遭遇戰十分的短暫,持續了不到30秒。4月22日,同樣在德紹地區超級潘興又用兩發炮彈摧毀了另外一輛德軍黑豹坦克(未得到德方確認),第一發打壞了驅動輪,第二發穿透了側裝甲,又一次引發了內部彈丵藥的強烈爆炸。接著在馬杜裡車組的帶領下,沒用一發炮彈就迫使一輛德軍中型坦克投降了。對於德國車組來說,外觀嚇人的長管90mm炮以及發射的炮彈,已經完全摧毀了他們殘存的任何戰鬥或者逃跑的意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潘興總共生產了1,436輛。到1950年的朝戰時,該坦克在朝鮮面對朝鮮人民軍的T-34/85坦克有壓倒性優勢。此外,美國還研製了超重型坦克M6,機相關改型,由於後勤的原因二戰期間沒有大批量生產,二戰後成為M103一度正式服役。M1艾布拉姆斯出現之前,M103一直是美軍噸位最重,裝甲最厚的坦克。它由阿森納底特律坦克廠生產,第一輛坦克於1957年交付。M103一直服役到了1974年。

此外,美國還在二戰時生產了近萬輛坦克殲擊車。坦克殲擊車,不是以支援步兵為主要目的,而是以戰略上遏制敵人鋼鐵洪流為主要目的的機動性和火炮威力都不錯的專用戰車。美國的坦克殲擊車特點是採用開頂的可旋轉炮塔,具有超遠的視距,並採取各種隱蔽偽裝,其實是現代超視距打法的前身。通常都是美國坦克或坦克殲擊車首先向德國坦克開炮多次,然後才有德國坦克開炮回擊。M10狼獾驅逐戰車使用M4A2底盤改裝,搭載3英寸(76.2毫米)M6火炮的驅逐戰車。M10坦克殲擊車為美軍在二戰中最著名的坦克殲擊車,在北非戰役中,它的M7主炮能夠在遠距離中貫穿德國坦克的裝甲。在戰爭後期的諾曼第戰役中,由於M10坦克殲擊車的主炮無法打穿德國豹式坦克的前甲,所以M10的位置逐漸由M36傑克遜坦克殲擊車所取代。M36擁有90毫米主炮,是當時美軍軍中為數不多的可以擊穿德軍的重型坦克的裝甲戰鬥車輛。

M18「地獄貓」式坦克殲擊車(M18Hellcat)為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開發的一款坦克殲擊車。它是美軍在二戰時所有履帶裝甲戰鬥車輛中行走速度最快的一款戰車,故有「地獄貓」(Hellcat)的稱號。與使用M4雪曼底盤的M10狼獾相比,M18地獄貓採用全新設計的底盤,機動能力極為強悍。為了追求優越的行走速度,M18地獄貓只安裝了一層薄弱的裝甲。大多數的成員認為M18的表現優良,但同時也認為開頂炮塔與裝甲設計的太過薄弱。不過大多數的戰車兵都摸索出利用其高速來側翼攻擊裝甲較厚的德軍戰車,在戰場上獲得了成功。M18「地獄貓」式坦克殲擊車是美軍擊毀敵方坦克最多的車型,證明它是二戰時最成功的坦克殲擊車之一,另一種成功的坦克殲擊車是德國的STUG III無炮塔、火炮固定的坦克設計方案。

收集戰爭中武器表現資訊的軍隊人員採訪了參加過阿拉庫爾戰役、當時正因為負傷在醫院療養的一位「地獄貓」的車長:約瑟夫·特雷奧特(Joseph Tetreault)中士。由於他曾經在配備了最初期的75毫米M3自行反坦克炮的不斷服役過,並參加了北非戰役,他對M18的評價受到了坦克殲擊中心的特別關注。特雷奧特在報告中說:「第三集團軍從聖洛(St Lo)到德國附近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在戰鬥條件下M18以每天80到100公里的速度前進,一共進行了1870公里。期間無論是車體還是發動機都不需要維修,只有極小的運動基建需要注意一下……M18的發動機即使是在最具考驗性的條件下都性能良好,我和其他駕駛M18坦克殲擊車的乘員都對它有極高的評價。結果證明M18的懸掛系統比其他所有美軍坦克上使用過的懸掛系統都要結實可靠、更加出色。」

特雷奧特關於M18在於敵方坦克的對抗上所作的特別詳細的評價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在當時他所隸屬的部隊幾乎參加了美軍在歐洲戰場上所打過的最激烈的坦克大會戰。儘管如此特雷奧特還是像其他很多美國大兵一樣,總是喜歡把巨大的德軍坦克稱為「虎式」坦克,而事實上洛林戰役中參戰的德軍坦克都是豹式坦克。他講到:「由於M18坦克殲擊車薄弱的裝甲,我所在部隊的乘員第一次裝備M18‘地獄貓’時,大家都覺得這簡直就讓我們去白白送死。但是我們營長卻指出,相對於M10‘狼獾’,M18‘地獄貓’的輕裝甲、高速度和容易操控的科殿在對抗敵軍坦克時具有決定性的優勢。而且除非我們有一款坦克殲擊車的裝甲厚度在10毫米之上,否則就跟2毫米的裝甲沒有任何區別。因為德軍的坦克和反坦克炮都可以輕易的將它們擊穿,他的這些論點在戰場上的到了有力的驗證。我們通過射擊敵方乘員來使敵方裝備的重型坦克喪失了戰鬥力。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彈藥直接殺傷了敵方的乘員,而是由於我們的彈藥擊中敵方坦克後使他們的裝甲破裂,然後破裂的裝甲碎片四下飛散擊中了其中的乘員,使坦克失去了戰鬥力。相反如果是M18被敵人命中,炮彈往往像一把熱刀切黃油一樣穿過車體,這可能會殺死一到兩名乘員,但不會使整輛坦克失去戰鬥力。這就像一架重型轟炸機,當炮彈從機身正中穿過時並不能使飛機墜毀。」

「我所見過的對抗德軍坦克的最有效的戰車就是M18‘地獄貓’。虎式坦克的裝甲確實很厚,但是它的速度因此就會很慢。另外它必須完全停下來才能有效的發射其巨大的88毫米火炮。為了射擊的準確性,它的炮手只有在坦克車完全停下來之後才可以開火,而且他還必須在炮管的下方進行瞄準。如果炮手在虎式坦克的側方,那麼他應該直接在負重輪的頂部瞄準。如果面對兩輛或更多的德軍坦克在推進,那麼我們只用等待,然後朝第一輛停下來的坦克射擊,不管這輛坦克是否處於最遠的位置。畢竟一輛行進中的德軍坦克是沒有威脅的,它必須停下來才具有戰鬥力。」

1944年12月德軍在阿登地區(Ardennes)進行反攻即著名的阿登戰役,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1944年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同樣也是對盟軍坦克殲擊車的一次重要考驗。在最初的戰鬥防禦階段,唯一能看到的大規模參戰的M18營是隸屬於第101空降師的第705坦克殲擊營,當時他們正在巴斯托尼(Bastogne)進行防禦。當時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耶誕節,是由剛剛到達的德軍第15裝甲擲彈兵師發起的一場大規模進攻。裝備有M18「地獄貓」的美軍以排為單位分散開來以便為傘兵部隊提供反坦克火力支援。由裝備有15輛PzKpfw IV坦克的擲彈兵作為先遣部隊的第一組德軍戰鬥群攻破了第327傘兵部隊的防禦,但很快就被M18坦克殲擊車和傘兵反坦克火箭筒消滅。在那個耶誕節發生在巴斯托尼周邊的交火中還有許多和德軍豹式坦克的遭遇戰,到那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分散作戰的M18營聲稱他們已經摧毀了27輛豹式坦克,而他們自己只損失了六輛「地獄貓」,這也是整個巴斯托尼防禦戰中僅有的一次有M18遭受損失。等到1月初,在反擊另一場坦克步兵聯合戰時,M18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們聲稱有14輛豹式坦克被摧毀。在巴爾基戰役結束時,第705坦克殲擊營聲稱他們共殲滅了44輛黑豹坦克。

二、裝甲師編制

20世紀30年代,美國陸軍認為歐洲戰場地形複雜,除了重點建設步兵師,有必要組建裝甲師、空降師、山地師、騎兵師、摩托化師、輕型步兵師等專門用途部隊。但是,二戰期間,在6類師中,只有裝甲師、空降師和山地師被投入戰場,騎兵師、摩托化師、輕型步兵師一直在本土無所作為。美軍在實戰中認識到,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步兵師可以勝任除裝甲師、空降師之外的其他專門用途師的任務。二戰後期,美軍重點發展裝甲師,保留空降師,而將耗費钜資建立的其他專門用途師陸續撤編或改編為步兵師。美在二戰期間確立的裝甲師編組模式對美軍建設具有深遠影響,一直沿用到21世紀。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共編成步兵師68個,裝甲師16個,空降師5個。另外海軍陸戰隊師有6個。美軍很多主力部隊是超員編制的,美軍二戰期間戰鬥力強主要體現在諸兵種配合上,海陸空三維的戰場概念超出當時德國甚至蘇聯的認知很多,太平洋戰場上美軍陸戰隊員可以引導空中打擊距自己50米距離衝鋒的敵軍,這種配合能力即便放到21世紀的今天,能做到的國家都是少數。

1940年,在納粹德國裝甲部隊的「閃電戰」攻擊下,法國迅速淪陷,美軍受到很大震動,決定在一些步兵、騎兵和機械化分隊的基礎上合併組建裝甲師。為加快新型部隊整編速度,美軍廣泛從歐洲戰場蒐集資料進行分析,並以當時世界領先的德英裝甲兵條令為參考,制定出編制檔。在1941年夏季的軍級規模對抗演習中,擁有強大裝甲力量的一方取得壓倒性勝利,有力證明裝甲兵可以充當主要突擊力量,但美軍並未因此輕易定編,而是繼續通過作戰實驗和演習驗證編制、裝備的合理性。經多次重大演習和實戰檢驗,美軍裝甲師於1943年定編。與當時世界各國軍隊普遍採用的師—旅—團—營體制顯著不同,美軍的裝甲師取消團一級建制,實行行政管理與作戰指揮分開;在戰術指揮與控制上,設立3個旅級指揮部,負責指揮諸兵種合同作戰,指揮層級簡明高效;作戰單位實行任務編組,盡可能保持部隊的靈活性;中、重型火炮集中編組為師炮兵。最早的五個裝甲師在1941年才成立,其中第2和第3裝甲師維持1942年型重裝師的編制,有九個戰車營和三個裝步營的超大編制,其餘的十四個裝甲師都是三個戰車營和三個裝步營的一般編制。一個一般裝甲師除了師部之外有三個戰鬥指揮部(Command Command),通常是A、B及R戰鬥指揮部,除了三個戰車營,三個裝步營之外,另有三個裝甲炮兵營,一個機械化騎兵偵搜營,一個裝甲工兵營,及後勤管理部隊。通常還會視戰況需要額外編配獨立戰防營,獨立防空營等等。

當時,德軍裝甲師有兩個戰車營,美軍有三個戰車營,略勝一籌。美軍戰車營有三個中型戰車連和一個輕型戰車連,中型戰車連有18輛M4中型戰車,輕型戰車連有17輛M5輕型戰車,加上營部的5輛M4中型戰車,總共有76輛各式戰車。三個戰車營總共有228輛各式戰車。德軍裝甲師的戰車營分別編配四號戰車及豹式戰車,四號戰車營有四個連,一般每連是22輛四號戰車,連同營部戰車在滿編時約有98輛四號戰車。豹式戰車營有四個連,一般每連是17輛豹式戰車,連同營部戰車在滿編時約有79輛豹式戰車。兩個營總共177輛各式戰車,數量上約只有美軍的78%左右。四號戰車的性能與M4相當,豹式戰車則在M4之上,不過在後勤維修方面,美軍的妥善率約在80%以上,德軍的妥善率約在70%以上,因此德軍戰車在性能方面佔優勢,美軍戰車在數量及妥善率上佔優勢。德軍裝甲師有四個裝甲擲彈兵營,而美軍有三個裝步營,看來德軍在數量上略勝一籌。然而眾所周知,德軍的四個裝擲營當中只有一個是裝甲化裝擲營,其它三個都是摩托化裝擲營,不論機動力,火力及防護力都有一段差距。反觀美軍三個裝步營全部都是編配半履帶裝甲運兵車,都具備有伴隨戰車進行機動作戰的條件。德軍使用SPW251,美軍使用M3,兩者在性能方面差異不大。德軍在整體步兵數量是佔優勢,然而在裝甲化步兵的數量上則是美軍佔優勢。

德軍裝甲師有三個裝甲炮兵營,美軍也有三個裝甲炮兵營,兩者看來是勢均力敵。德軍的裝甲炮兵營中只有一個是自走化裝甲炮兵營,編配12輛105自走榴彈炮車及六輛150自走榴彈炮車,總共18輛自走榴彈炮車。另外兩個營則是由半履帶牽引車所牽引的摩托化炮兵營。反觀美軍裝甲炮兵營編配有18輛M7自走榴彈炮車,三個營總共54輛。德軍的150自走榴彈炮車雖然性能上佔優勢,然而美軍在自走榴彈炮車的數量上占三倍優勢。德軍的裝甲偵搜營有五個連,分別是兩個裝甲偵搜車連(一個輪型裝甲偵搜車連,一個半履帶裝甲偵搜車連),兩個裝甲化裝甲擲彈兵連,一個裝甲化重裝備連。美軍的機械化騎兵真搜營也有五個連,分別是三個機械化騎兵偵搜連(輪型裝甲偵搜車),一個輕戰車連及一個支持連(相當於德軍的重裝備連)。兩者可說是平分秋色。美軍的獨立戰防營及獨立防空營都是全自走化,而德軍的戰防營及防空營則是半自走化。

美軍在西歐的步兵師可能是當時全世界最強的步兵師,即使是德軍的裝甲擲彈兵師的戰力也是勉強能與美軍步兵師一拼高下而已。美軍步兵師的摩托化程度遠超、過普通的德軍步兵師,除了後勤補給系統之外,美軍步兵師所有炮兵單位都是全摩托化,步兵團雖然沒有自己的車輛,但是師部卻有六個運輸縱隊可以負責部隊機動。而德軍步兵師除了後勤補給系統之外,只有戰防部隊有摩托化,其餘的炮兵部隊則仍須依賴馬車牽引,步兵團不但沒有自己的車輛,師部也沒有多餘的運輸縱隊可以載運部隊機動,步兵團的後勤補給也是依賴馬車。德軍步兵團不論是在營的數量及團部直屬連隊的品質都不如美軍步兵團。美軍對於步兵使用的觀念與德軍不同,美軍重視整體步兵的火力發揮,採用半自動步槍,而將輕重機槍集中到兵器排和兵器連。美軍步兵的另一個特點是火力支援強大,因此在受到正面敵軍火力壓制時,可以透過無線電呼叫團部進行火力支持,美軍步兵師的無線電普及至排部,因此基層部隊呼叫無線電較德軍容易。 德軍小單位(班、排、連)的火力比美軍強,但美軍可呼叫大量的炮兵與戰術空軍,整體火力美軍大大贏過德軍。

三、總結

綜上所述,除了美國海軍、海航、陸航是當時公認的世界第一,美國陸軍特別是坦克裝甲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戰鬥力(裝備的型號,數量,和編制)也是當時世界超強的。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美國共和黨眾院246席 平二戰後紀錄
安倍將赴美國會演說 南韓籲為二戰懺悔
二戰投原子彈  56%美國人認為正當
安倍美國國會演講 對二戰日本行為懺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