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建築:民調輸給選票

人氣 380

【大紀元2016年11月11日訊】無論是正路還是邪路,主流媒體都或多或少都被精英階層所把持,那裡很難聽到底層民眾的呼聲。在這漫長的選舉年中,全世界都被騙了。

直至開票前夕,希拉里的民調支持率仍然穩定領先,卻在開鑼之後急速反轉,特朗普以大幅優勢逆襲出一條X形曲線,在本國精英不屑一顧的嘲諷聲中,「沉默的大多數」用選票給出了響亮的耳光。

主流媒體反思稱,特朗普的支持者多為教育水平偏低的藍領階層,大多數民調對這個群體取樣不足。誠然,然而這些默默無聞的底層人群,又何時曾在主流輿論中擁有一席之地?

這樣的假象和分裂發生在任何一個國家,然而區別在於,有些國家可以通過選票來糾錯,促使媒體和政客重新關注那些「沉默的聲音」,而有些國家並不擁有這一制衡體系。藉此「邪路」可以不斷地自我修正,而「正路」卻可能在少數人掌舵的前提下越偏越遠。

保守主義的回潮反映了底層民眾的不滿,同時意味著對既往路線的糾偏,但絕非有些人想像中「向左轉、向右轉」的問題,總統的權力沒那麼大,事兒還得一步一步推進,正如奧巴馬所說:明天的太陽照常升起。

雖然我們這次的代入感空前強烈,但是絕不能以我們的歷史經驗去推測一個全然不同的體系。

多年以來,美國為普世價值和政治正確付出了太多代價,略微回撤已經是大勢所趨,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德國、法國等普世價值的標竿。這套對內行之有效的價值體系,正在被那些從未接受這些價值觀的外來族群所利用。

而我們面臨的是全然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命題,譬如對當代文明價值觀的補課,而絕非跟風質疑,我們何必吃著地溝油,去操白宮的心。

唯一可參考的是主流輿論與真實民意的撕裂,這一問題可能遠比歐美國家嚴重。我們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農民、農民工、城市平民等弱勢群體,與他們微弱的話語權極不相稱。很可能在這舉國近半的群體中,根本沒多少人關注美國大選,社交媒體上的喧囂也只是假象。

我們也有「民調」,如果說美國的民調這回遭遇了重創,我們的民調可能從來就是個笑話。我們每次的天然氣、自來水、公交車漲價也都經歷過「民調」,每次都是高票支持,喜大普奔的市民唯有苦笑對之。

在主流輿論中,精英思維到處橫行,從各類施政解讀到深夜心靈雞湯,擁有各種匪夷所思的奇葩論調,恐怕令西方的保守勢力也眼界大開。在社會福利嚴重不均衡的背景下,我們的主流論調居然是「不養懶人」、「泛福利化危險」等等。各種漲價、收費、通貨膨脹,赤裸裸地傷害中下層民眾,而主流論調居然是「有效調節」、「有利於經濟」等等。

這些論調自有來處,也大都剽竊於西方學者,然而唯一搞錯了它們所應適用的背景,精英階層移花接木、口若懸河,而屢遭掠奪的中下階層只能張口結舌。

這一幕並不奇怪,誰都會利用自己所擅長的東西,即使燈塔國也可能被精英的謊言所矇蔽,然而吃瓜群眾擁有最後的手段,給自以為是者沉痛的回擊,我們的吃瓜群眾也就吐吐耔而已。民調輸給選票,摧毀的是虛偽,獲勝的乃是民意,是那些「沉默的聲音」在關鍵時刻的發言。

在另一些地方,或許民調永遠也不會輸給選票,但那些「沉默的聲音」總會以某種方式迸發出來。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美國大選倒計時 3州選票定輸贏
美大選倒數第6天:民調圖表一分鐘看懂
民調接連看漲 川普行動更謹慎
美大選倒數第5天:1分鐘看懂最新民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