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劵在港發行債券技術性違約 恐創先例

人氣 1048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中國第八大投資銀行——國信證券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點心債券)出現技術性違約,可能導致二十年來中共國營企業首次在離岸市場拖欠債務。

陸媒報導說,本次技術性違約的原因在於國信母公司原本對香港子公司以「維持良好運作協議」(簡稱維好協議)提供擔保,然而國信母公司雖在五個月前已準備向子公司增資,卻至今未能落實。消息人士稱,母公司未及時增資導致子公司資產淨值低於債券發行文件中保證的100萬美元。

《金融時報》報導說,此次技術性違約將令4月24日到期的3800萬元人民幣的利息支付面臨風險。這筆債券面值12億元人民幣,是在2014年發行。如果下個月國信不能付息,將創下中共國企在離岸市場違約的先例。債主們此前廣泛認為國內母公司總是會支持子公司的。

此次違約出乎意外,因為國信的國內公司看起來健康。深圳市政府是國信最大的股東。國信在2015年淨利潤為142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加188%。

陸媒報導說,由於中共近期對資本外流的控制加強,一些境內企業即使沒有資金困難,但是對境外子公司注資的舉動依然受到限制。

中國企業違約日漸增多

《金融時報》報導說,多年來投資者曾經相信,中共政府不會允許任何企業違約,但是近年無論在境內還是離岸債券市場,違約都變得更加普遍,不過國企違約仍然罕見。

保定天威是一家電子變壓器生產商,去年4月份它成為第一家國內債券違約的國企。

在離岸市場,包括江西賽維太陽能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商佳兆業近年都發生違約。但是自從1999年以來,還沒有一家國企或中國金融機構發生過違約。

離岸債券缺乏擔保

《金融時報》報導說,在2014年之前,中共外匯管理機構禁止境內公司為離岸債券提供直接擔保,因此中國公司利用維好協議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但是它並不等同於擔保。

穆迪董事總經理加里•劉在2014年警告,維好協議比擔保面臨更大的法律不確定。

大多數中國離岸債券是通過在避稅天堂註冊的特殊目的公司(SPV)來發行,使得投資者難以追索境內母公司的資產。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希臘債務違約風險大增 投資者掀撤資潮
外媒:中企4億元債券違約 能否獲救助成疑
河北融投面臨違約 500億擔保無著落
希臘債務違約迫近 美股開盤走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