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空汙防制核心價值 台學者:降低健康風險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北報導)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24日在「國會永續發展與風險治理論壇——空氣汙染防制策略展望」座談會中指出,大家不喜歡空汙主因是會影響健康。空汙防制最直接實際、最重要核心價值是降低健康風險、保障民眾健康,民眾才會有感,希望能建立以健康為導向的空汙防制政策。此外,所有政策都該納入環保考量,空汙防制不只是環保署的事,所有行政機關都要共同負責。

龍世俊表示,以健康為導向的空汙防制政策,應該以降低民眾實際暴險濃度為主要目標,民眾才會有感。暴險濃度是由周界環境、社區排放源(小工廠、宮廟、餐飲業)以及個人行為所產生。目前環保署只管制周界環境大型汙染源(大型工廠),不管社區排放源,建議環保署應該加強社區汙染源的管控。她強調,「不能只管大不管小」,小型汙染源是民眾實際高濃度暴險的來源。

此外,鼓勵創新的管制策略來解決民眾切身問題,民眾才會真的感受到汙染改善,如台北市今年提出餐飲業若位於住宅區,不得使用瓦斯及電子以外造成空汙燃料。宮廟也是汙染源,尤其是沒有立案的宮廟,常造成鄰居非常大的困擾。

《空氣汙染防制法》1975年制定,龍世俊指出,歷經幾次增修,汙染確實有降低,每次增修《空汙法》加重管制,並沒對GDP有任何影響,她希望增加汙染者付費措施,以保障民眾健康。

龍世俊表示,中大型汙染源本就在環保署管控之下,但工業區、科學園區是環保署管不到的。工業區管理單位曾經在環評時承認,工業區小工廠都沒管控空汙。必須在法源中讓環保署監督所謂平行機關如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或農委會等,以減少中大型汙染源的漏網之魚。◇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