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餐廳到豉油西餐 透過美食看香港歷史

人氣 511
標籤: ,

【大紀元2017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作為亞洲大都會,香港變化萬千,也不像倫敦和巴黎那樣有許多文物。但是香港最可靠的歷史不在博物館,不在建築,而是藏在它的飲食當中。

香港一家食品禮賓和旅遊公司老闆Daisann McLane告訴CNN:「如果你想要體驗60年代的香港,你必須品嚐香港美食。因為美食才是歷經歲月,完好保存下來的主要物品。」

這家公司帶領遊客體驗廣東人生活的美味,從咖啡、糕點到市場和茶館。

McLane告訴CNN一些香港食品背後的故事,以及它們如何揭示了香港的多彩歷史。

海鮮乾貨

在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製造業城市和金融中心之前,它主要是漁民的居住地。

在最早的時候,香港是歐洲和亞洲水手的戰略港口,是他們漫長航程當中的歇息地。他們發現香港的乾海鮮很有價值。

McLane說:「在漫長的航行當中,沒有這些海鮮乾貨幫助人們果腹,航行的歲月不可想像。」

茶餐廳

英國在1841年占領了香港。截至1950年代,香港發生了許多改變。

在二戰之後,大陸移民湧入香港,逃避共產黨政權和50年代的大躍進和大饑荒。

隨著香港從戰爭創傷當中恢復,它轉向製造業,從而進入發展和生產的時代。此時工廠轟鳴,人口膨脹。同一時期,全球化在主導世界。

隨著工廠生產出白麵包、花生醬、煉乳和方便麵,香港出現了一個獨特的烹飪行業:茶餐廳。

「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香港源自於50年代的香港。」McLane說,這個時期一個主要的改變是:茶餐廳暴增。

「工廠的節奏跟隨著飲食文化。所以對於那些匆匆忙忙吃午飯的人而言,你必須提供快餐。」

那時候,可以在香港每個角落看到茶餐廳。它們提供白麵包三明治、豬排和奶茶。

港式西餐

常常被忽視,但又必不可少的一款香港美食是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這種混合餐飲風格好像是茶餐廳的升級版,在5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McLane說:「香港精英到歐洲和英國旅遊。他們回到香港之後,就有了對牛排等食品的國際化品味,希望吃到歐美風味的東西。」

於是,那些曾經供職於國際酒店的香港廚師們開設了他們自己的豉油西餐餐廳。服務生穿著燕尾服站在桌邊伺候,桌上鋪著清爽的桌布。

McLane說,豉油餐廳至今保留著50年代的菜單,包括土豆、科布沙拉、奶酥。而在西方,這些菜單早已消失。

或許,這是香港人對那個時代的懷念。

粵菜2.0版

在過去五年,粵菜的發展令人興奮。

香港出現新品種餐廳,它們提供「現代粵菜」。它們給古老的配方添加優質的原料,出乎意料的風味組合和調皮的外觀。

McLane說:「這一代年輕廚師在推動美食,重新思考它。」#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張翎燊:赤化香港——揭中共控制香港的三大手段
香港特首選舉敏感時刻 左王陳佐洱被逼退
周曉輝:張德江香港代表團發言有文章
美國升息 香港跟進調高利率1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