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8個月產假怎麼回事 這位準媽媽告訴你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海英多倫多編譯報道)去年聯邦政府宣布把產假延長到18個月時,確實讓准父母們特別高興,但仔細算算帳,發現產假延長了,但總金額並沒有增加,也就是說,過去12月產假的錢分成18個月發給你,如果想陪孩子的話,就得提前攢錢或者精打細算。

據《赫芬頓郵報》報道, 准媽媽威爾森(Heather Wilson)本來相當興奮,能有更長時間來陪伴寶寶了,但夫妻倆細算研究一下聯邦的18月產假政策,最終決定,還是只修12月的產假吧。

威爾森說,她的EI產假津貼已經是稅前的最高額,為每週547元,但比起她的正常工資還是少了很多,如果修18個月產假的話,每個星期只能拿328元。

威爾森說:「這18個月的時間和概念真的很好,但對我們來說,我們不確定這在財務上是否合適」。

她說,現在家裡已經有些緊張了,因為需要定期向免稅儲蓄帳戶和退休金帳戶供款。

聯邦EI產假津貼為15週,每週支付申請人原收入的55%,最高額是547元。之後父母有兩種選擇:最多35週的標準版產假,或延長版本。延長版總津貼額度沒有增加,但在更多週數裡分散發放,最多可延長至61週。延長版本把每週的支付額度減少到原收入的33%,最高為328元。對低收入家庭,這個額度會有所增加。

另外產假津貼是要交稅的,實際拿到手的錢會相應減少。

如果有的父母的工作單位福利好的話,公司會給一定的育兒津貼,但時間一般都不長,差別也很大。

理財專家建議,家中迎接小寶寶的開銷很大,可以考慮在產假期間暫停RRSP供款,等回去上班後再繼續,在稅務上也比較划算。另外,要未雨綢繆,在計劃要孩子前就要開始攢錢來應對不時之需。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