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綠色石化新契機:環保塑化劑開發應用

作者:呂錫民

人氣 120

【大紀元2018年02月07日訊】民國100年5月,台灣爆發塑化劑危害大眾健康事件,市面上部分食品檢驗出含有工業用塑化劑,此一事件震驚社會大眾與政府高層,引發產、官、學、研開始對食安問題的高度重視。

由於塑化劑與塑膠之間並非以化學方式結合,僅為微弱的氫鍵與凡德瓦力,導致塑膠包材與食品接觸時,塑膠物品內含的塑化劑可能遷移到食品當中,影響到人體健康。研究指出食物與包裝袋接觸時間及環境溫度對塑化劑的遷移量有所影響,國內有學者提倡民眾使用塑膠保鮮膜產品應該儘量避免直接包裝食物甚至進行加熱的原因就在這裡。

目前業界製造塑化劑的主要原料為鄰苯二甲酸酯,添加在塑膠中可以增強彈性、透明度、耐用性和使用壽命。然而該類塑化劑具有生殖毒性、環境不分解、生物蓄積、致癌性等缺點,更疑似為一種環境賀爾蒙,導致全球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在內都限制它在消費者終端產品中的含量。

台灣為鄰苯二甲酸酯的主要生產國,年產量約150萬公噸,接近全球產量的四分之一,在未來法規對該物質嚴格限制下,非鄰苯二甲酸酯類的開發有其急迫性與必要性。其中關鍵技術在於加氫反應的應用,其可將原本具毒性的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轉變成性質相近且無毒的環已烷二羧酸酯環保塑化劑,從而成為極具開發價值的綠色環保產品。

台灣石化產業幾乎與高汙染畫上等號,發展無毒的環保化學產品,已經成為當今石化業的肩負任務,同時也是相關業者的新契機。目前塑化劑的限制除了規範種類之外,也規範了塑化劑的應用範圍。歐美各國不斷更新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塑化劑黑名單,迫使傳統廣泛使用塑化劑日漸式微與相關產業逐漸衰退。無毒性環保塑化劑將是未來全球發展趨勢。此刻政府若能多鼓勵並支持業者開發環保塑化劑或其相關產品,協助克服產業鏈難題,則對內有助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進一步促進投資,對外則可促使台灣塑化劑、塑膠業、石化業等趕上國際腳步,創造國人健康與企業獲利的雙贏局面,樹立環保產品的價值與典範。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為台灣環境舉才 票投給重視環保候選人
塑化劑被去毒!未來歸納「關注化學物質」
台環保署髮夾彎 塑化劑回歸毒化物
PVC塑膠桌墊不合格 台民團:退出校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