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懷舊新台幣 引網友熱憶當年

人氣: 1171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4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今年2月4日除夕當天,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分享照片,「有用過這張的請按讚!這種的比較好用,銅板太重了」照片中是一張藍色、印有國父肖像的「50元鈔票」。發文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烈迴響,紛紛喚醒了他們的記憶,甚至還分享不同面額的舊鈔,充滿濃濃懷舊風。


有網友針對現在市面上流通的鈔票提出看法,「2,000元和200元面額的紙鈔太少用了,建議取消」。但也有網友笑稱,「2,000元是給有錢人用的,塞茶葉罐比較方便」。

許多網友分享以前使用舊版鈔票的經驗,甚至還分享自家保存下來的舊鈔,讓人直呼「超懷念!」更有人戲稱「小時候有50元就是有錢人了!」還有人感嘆「以前的錢好大,50元買便當都有找,現在根本買不到,甚至連買杯飲料都不夠!」直言現在物價飛漲。

台幣改版歷史 精采萬分

短短百年間台幣歷經了相當多次的改版過程,據風傳媒報導,從1949年發行新台幣後,一年就改了三次,1954年又發了第四版,這幾版的特點在全部都是直式紙鈔以及1、2、5角的銅板,正面是孫中山的肖像、背面是台灣島的圖樣,並在上端印上「臺灣銀行」的字樣。

1961年中央銀行在台灣復業,第一套橫式新臺幣鈔票發行,隨著幣值不同,正面右側還印有清水斷崖的象鼻隧道、鵝鑾鼻燈塔及西螺大橋等景點。1970則發行了第二套,並在上方加了「中華民國」的字樣。正面的台灣地理風景則全數取消。

1972年中央銀行又發行了新款的50及100元的紙鈔,也就是網有文中照片所提及的懷舊紙鈔。1981年較大的變革在於開始出現1、5、10元的銅板,也就是流通至今的樣式,此次跨越10年的改版,被統稱為第三套橫式新臺幣。值得注意的是,在1972到1981年間,第一、二、三版的新臺幣同時在市面上流通,而且在末期的10元還有紙鈔與銅板一起流通的景況!

1982年又出了第四版,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新的100、500及1,000元紙鈔,1992年與1996年更各發行了不同的50元硬幣。而此時的第四版與前一期的第三版貨幣一同流通到2002年,被現在的第五版完全取代。另外,民國100年(2011年)的時候,10塊錢上的頭像則從蔣中正逐步汰換成了孫中山。◇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