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網路是主角還是配角?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10日訊】據通信資訊報報道,美國納斯達克神話破滅,香港創業板一蹶不振,全球IT產業都陷入了困境,美國經濟也無可奈何地走向了衰退,種種跡象表明,以資訊技術為先導的新經濟正在世界範圍內接受考驗。一直受人們追捧的新經濟也受到了眾多人的質疑,有人甚至作出了新經濟已經死亡的論斷。
  
新經濟到底怎么了?難道“網路泡沫”的破滅就預示著新經濟的消亡嗎?如何正確的定位新經濟背景下的網路經濟;在新經濟的發展中,網路到底扮演著何種角色?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必須了解什么叫“新經濟”。
  
何謂新經濟
  
對於新經濟的認識,不同群體的看法各異。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以及納斯達克神話的破滅,甚至有人認為:新經濟就是泡沫經濟,一種只會燒錢,不會贏利的經濟。其實,我們只要尋根溯源,就會對新經濟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新經濟一詞最早出現於美國。1991年3月至2000年年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117個月,突破了美國延續百年的4年(3年繁榮和1年衰退)一個周期的經濟發展規律,出現了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罕見的連續繁榮。尤其是1995年以來,美國GDP年均增長4.2%,大大超過了主流派經濟學家預測的2%的年增長速度;勞動生產率年增長率由1%左右提升到4%以上;失業率低於普遍認可的6%正常界限;年通脹率保持在2%左右的低水準;財政赤字大幅降低,財政收支出現極為少見的連年盈餘。這種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的經濟現像是傳統的經濟理論難以解釋的。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經濟的快速增長必然伴隨著高的通貨膨脹率;隨投資額的連續增加,必然導致投資收益遞減。
  
在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這段時期,美國資訊產業正好處於資訊技術高速發展的時期、並經歷了個人電腦普及、互聯網普遍應用,再到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三個階段,和美國經濟增長的節律完全巧合,人們自然聯想到,經濟增長是資訊科技、網路技術應用的結果。因此,眾多的經濟學家就把這種知識經濟和網路經濟的相互融合、經濟高速發展的現象貼上了“新經濟”的標簽。
  
可見,“新經濟”概念的出現是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並隨著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向傳統產業滲透,所引起的經濟高速發展而形成的。它是資訊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商品知識化、交易網路化、環境市場化,並由此對傳統經濟產生積極影響的產物。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造就了新經濟,但網路經濟並不能等同於新經濟,它只是新經濟發展的一種積極推動力量。
  
“網路泡沫”破滅引起的思考
  
資訊技術的突破和高速發展,以及它對整個經濟領域所造成的革命性影響,導致了資訊領域內的企業創新浪潮,大量的資本從傳統的產業部門轉投到的資訊產業領域,網路公司在這樣的背景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風險資金的鉅額投入,使網路公司的股票不斷上漲,股市財富效應致使股民的收入增加,帶動了一輪又一輪風險資金集中到IT領域;並且也增加了對人才、資本、設備等的需求,通過乘數效應,刺激了整個經濟的發展,從而塑造了一個新經濟的神話,同時也為網路泡沫的產生埋下了伏筆。
  
風險投資的過度介入,造成了網路公司的虛假繁榮。納斯達克股票的不斷攀升不僅使股民們為之瘋狂,一些網路公司也開始以“資本增值”為信條,一切都為資本市場服務,為了能夠使公司上市融得更多的資金,即使沒有條件也要千方百計地尋求條件,於是公司的業務不是面向市場的需求,而是轉向資本市場的熱點,公司運轉的目標不再是創造價值獲得利潤,而是股市分析師所熱衷的各種指標。同時為了吸引股民的注意力,網路、媒體上到處飄蕩著許多華而不實的新概念。這一切都造就了一個網路經濟時代的虛假繁榮。
  
在不斷吸收風險投資,公司股票節節上升的同時,網路公司已經被這種“繁榮”所迷惑,忘了企業運營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律——企業只有創造價值才能夠盈利,而作為網路公司只有把網路技術滲透到傳統產業的各個領域,才能創造價值。當企業成為了風險投資的工具,當大量的資本流入到網路公司,但企業並非把重點面向市場的需求進行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而是把重點放在網民“眼球”的關注上,放在概念的炒作上,這種並不能產生應有價值的投資行為,就導致了網路泡沫的產生。當投資者發現網路公司並不能創造盈利之後,就大大調低對其盈利前景的預期,從而導致了股票的大幅下跌,網路泡沫就這樣破滅了。
  
網路泡沫的破滅並不能說明新經濟的消亡,只能說明這是新經濟擠出其發展初期形成的投機泡沫的結果。同時,網路泡沫的破滅也說明瞭互聯網本身並不能創造多大的價值,它不可能是新經濟的主角;網路公司只有致力於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融入傳統產業的開發、生產、管理、銷售等各個領域中,才能創造價值獲得盈利,而這才是它應該扮演的角色。
  
互聯網應植根傳統產業
  
納斯達克的神話終結以及整個IT產業的低迷,使全球的經濟學家都在思考新經濟,網路公司也開始痛定思痛,對自我進行重新定位,並努力尋求一個穩定的盈利模式。而在新經濟背景下,互聯網該如何定位,如何尋求一個盈利的模式?
  
網站追求眼球沒有錯,因為網民的點擊率直接影響網站的知名度,傳統經濟也需要與網路的這種眼球效益結合,但這僅僅是互聯網應用的一個方面。互聯網的作用終究就是為了提升傳統經濟,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效率。
  
新經濟的出現是知識經濟和網路經濟的相互融合,它的核心是商品的知識化、交易的網路化,並通過這些對傳統產業產生了多方面的深遠影響。由於互聯網具有跨越地域和快速傳播的特性,從而能夠使產品的交易變得低成本和高效率。網路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它只有與傳統產業結合才能創造價值。因此,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只是為新經濟提供了一個高速運行的網路平臺。而新經濟也不可能與傳統經濟完全割裂,更不可能是摧毀傳統經濟的一種神奇的經濟模式。它之所以“新”,是因為它的傳統產業運行模式的革新,是對傳統經濟生產力的提高。這種革新和提高的能量來自高科技和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作為經濟運行的網路平臺,它誕生於傳統經濟,並且要與傳統經濟結合,為傳統經濟提高生產力服務。互聯網應用於媒體,誕生了大量的門戶網站;應用於商業零售業,誕生了雅馬遜等商業網站;應用於拍賣與易貨貿易,則誕生了eBay這樣的拍賣網站。互聯網領域中的商業運行模式,無不打著傳統經濟的烙印。
  
對於中國這樣人均GDP僅8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想要發展一個游離於傳統產業之外的所謂“新經濟”,顯然是不現實的。在我國,傳統產業依然是國民經濟的主要力量,並且由於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豐富低廉的勞動力,以及入世後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有關專家預計,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路應定位向傳統產業的滲透,實現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以提高生產和交易的效率。
  
總之,新經濟並不是脫離於傳統產業的另類產物,而互聯網只有應用於傳統產業才能創造最大的價值。正如世界經濟論壇總幹事克勞德·司馬加所說的,“新經濟的顯著特徵就是通過電信技術和資訊技術的注入,將所有經濟力量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塑造出高效、完整的經濟體。”而在“網路泡沫”破滅之後,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互聯網僅僅是新經濟高速運行的平臺,它的生命力在於為傳統產業提供高速、廉價的產品交易服務。因此,傳統產業才是新經濟不變的主角,而互聯網僅僅是新經濟背景下,傳統產業以及新興產業運行的服務平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網路安全不設防 「駭人」害己 (1/10/2002)    
  • 網路恐怖組織襲美 以台灣當跳板 (1/10/2002)    
  • 經濟前景不明 Cisco今年將發動8到12次收購 (1/10/2002)    
  • 小狗主人懸賞五千小西施歸來 喜劇收場 (1/9/2002)    
  • 美國利用互聯網購物大幅成長 (1/9/2002)    
  • 美17歲少年 網路斂財百萬美金 (1/9/2002)    
  • 網路泡沫中全球已有三十億網頁二千萬網址 (1/8/2002)    
  • 台灣上網情況 蕃薯藤調查報告 (1/7/2002)    
  • 年終回顧:2001香港IT業大事記 (1/7/2002)    
  • 中山大學開設網路大學 (1/6/2002)    
  • 寬頻速度 測量環境充滿變數 (1/5/2002)    
  • 活廣告!休旅車開上大樓牆壁 (1/5/2002)    
  • 能上網的電冰箱 (1/4/2002)    
  • 蘋果電腦:新產品將給”機迷”們驚喜 (1/4/2002)    
  • 2002家用電腦出現兩極動向 (1/3/2002)    
  • 美國在線用戶2001年網絡消費逾330億美元 (1/3/2002)    
  • 趙薇噩夢不斷:著名网站流傳趙薇“裸照” (1/2/2002)    
  • 李華球:知識分子的言論責任與道德良知 (1/2/2002)    
  • 今年網路報稅 不需要辦電子認證 (1/2/2002)
  • 相關新聞
    李華球:知識分子的言論責任與道德良知
    趙薇噩夢不斷:著名网站流傳趙薇“裸照”
    美國在線用戶2001年網絡消費逾330億美元
    2002家用電腦出現兩極動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