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調查】(四)“中朝友誼的鮮血早就凝幹了!”

北明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11日訊】 13,對中國的不義、不善和壓力

今日北韓這個中國鄰邦好友,對中國而言,首先是它的不義:這個國家對自己的人民刻意隱瞞了中國半個世紀前,犧牲自己近百萬性命而出兵援朝的歷史;其次,是它的不善:這個國家正在以兩至少處設在中國邊界的飛彈基地,形成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再次,是它專制獨裁形成的負擔:這個國家正在以數十萬逃抵中國大陸的難民,對中國形成管理和經濟壓力。

早在五十年代韓戰爆發以前,南韓總統李承晚與美國有很深的淵源;北朝鮮的金日成與中國和毛澤東個人也有很深的關係。金正日個人對中國毫無情感可言,與中國領導人也沒有私交。他只在一九八三年到中國作過一次非正式訪問。在當時胡耀邦舉行的答謝宴會上,他甚至一言不發,答謝辭也由國防部長吳振宇代作。由此可以看出他對中國的冷淡態度。

金正日對中國的冷淡事出有因。據平可夫介紹,在訪問中國的深圳回去以後,金正日的言論表明,他認爲中國推行的“改革開放”就是“復辟資本主義”。金正日在《勞動新聞》上頻繁地、不點名地批判中國的所謂的“實用主義”;這和毛澤東當年對赫魯雪夫的改革所持的態度非常一致。金正日對中國的冷淡態度不是偶然的。金正日儘管是苗正根紅的太子党,但是他的左傾思想甚至超過了他的父親金日成。平可夫認爲,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並沒有受過正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故而在很多方面有變通的可能。例如金日成當政的六十年代末期,北朝鮮人民的生活水平比中國高得多。而且至少在當時的中蘇論戰中,金日成持相當中立的態度。同時金日成也沒有仿效中國推行極左社會主義路線。相反,他在北朝鮮若干地區實行了類似赫魯雪夫式的改革。而金正日比他的父親金日成在思想上要左得多。

獨裁國家外交關係的特徵是:個人好惡就是國家關係。所以兩國關係陷於低谷甚至矛盾重重並不奇怪。平可夫介紹說,北朝鮮外交官也在各種不同的場合聲稱:中朝人民以鮮血凝成的友誼的鮮血早就幹了。

14, 昨日中國,今日北韓

從中國方面而言,當代領導人對北朝鮮政府的態度與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等對金日成政權的態度相比,確有根本的改變。

首先是,決不同情北韓人民的疾苦。如果不是覺得49年以前欠下的金日成援助中國的債,已經讓“抗美援朝”給還完了,就是當代中國領導人缺少老一代革命者的理想主義精神和同情弱小的英雄主義氣慨,反正,面對鄰邦北韓的連年大饑荒,中國幾乎坐視不理。以現今中國情況而論,當然也缺少傳統基督教國家或者早期儒教國家那樣的慈悲爲懷的精神資源,所以中國從來不象美國爲首的其他西方各國那樣,給予北韓力所能及的援助。這讓金正日耿耿於懷。另一方面,中國卻與北韓的對手南韓逐漸改善關係。中國大約在十多年前就承認了南韓作爲一個政治實體的存在,從而開始實現中國南韓關係正常化。這就意味這中國實際上支援兩個朝鮮並存。而這一點,也是金正日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遠東軍事評論家平可夫分析說,中國的變革波及到了北朝鮮的政權穩固,正如當年蘇聯“變修”對中共政權的威脅一樣。今天的朝鮮反對美國、日本,這兩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已被“批倒批臭”,正如當年中國反對“美帝國主義”,美國的意識形態被中國批得體無完膚。而今天金正日感到,如果中國的意識形態沿目前軌迹演化,北朝鮮的正統觀念將受到挑戰,北朝鮮勞動黨內可能會出現一個鄧小平式的人物,這也和當年中國情況近似:當年對於赫魯雪夫的“修正主義”,中國政府也曾經給予過高度的警覺,毛澤東曾經感覺到中國可能會現赫魯雪夫式的人物。

現今中國抛棄北朝鮮,除了意識形態的原因,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法新社曾經引述俄羅斯專家提出的報告說,北朝鮮在中朝邊境設置導彈基地引起北京不滿,堅決要求北韓撤除或遷移。而北韓對此發生強烈反彈:北韓認爲,中國不僅不協助北朝鮮自衛,而且要削弱北韓的力量。俄羅斯專家的這項報告指出,生活在俄羅的北韓人,目前已經開始針對北京對平壤當局實行的孤立政策,展開批判。如果生活在俄羅斯的北韓人都如此,可以推測,生活在北韓的北韓人如何能夠放過中國?北韓當局如何可以一任中國這唯一的鄰國成爲一個巨大的離心器,讓它和平演變的步伐影響北韓社會主義的純潔性?

到目前爲止,中國領導人江澤民等和北朝鮮政府之間,沒有進行過一次高峰會議。平可夫認爲,從北朝鮮對中國的重要地理位置而言,考慮到朝鮮過分的動蕩對中國的局勢將造成衝擊,中國政府是願意舉行這樣的高峰會議的,哪怕僅僅基於中國需要建立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而言,也需要與北韓進行高峰對話。但是目前看不出任何迹象表示金正日對此作出了積極的回應。

15,結語:“抗美援朝”的諷刺

中國在五十年代初期,依靠中央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的威信和感召,說服政治局大多數猶豫不決或乾脆持反對意見的成員,同意出兵北朝鮮;依靠最高領導層的謊言和欺騙,說韓戰是美國指使李承晚發動的侵略戰爭,以正義的名義,動員起傾國財力和百萬大軍跨過鴨綠江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依靠美軍和聯合國軍在戰場上不忍目睹的劣勢裝備和鮮爲人知,從不公佈真實死亡數位的重大犧牲,終於取得了“勝利”(所謂勝利,不過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和談爲戰爭的結束,不知何“勝”之有),保衛了社會主義北朝鮮不被資本主義南朝鮮統一(其實是避免了北朝鮮侵略者的最後滅亡,終止了南韓反侵略者的反擊)。

但是,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結果,卻爲世界保存了一個貧窮落後、饑荒連年、餓殍遍地、封閉孤立、專制獨裁、而且窮兵黷武、對世界和平構成相當威脅的國家。而當年中國奮力擊敗的對手,南韓,如今卻成爲北韓國家人民日夜向往的幸福天堂,不惜犧牲流血,不惜轉道中國,也要逃奔而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而且,南韓歡迎中國改革開放,復辟資本主義,決不會視中國爲敵對勢力,而把導彈基地建在中朝邊境,造成對中國安全的威脅。北韓今天的狀況,無異是對當年“雄赳赳氣昂昂”的中國抗美反帝運動和援朝衛國戰爭的一大諷刺。無論從韓戰歷史真相而言,還是從北韓這個中國抗美援朝而得的“勝利成果”而言,中國都應當認真檢討那場戰爭了。

(全文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韓重申堅決反對北韓研發核武
北韓違反核不擴散條約影響東亞穩定
東亞經濟系列報導:千載難逢的機遇
專家認為北韓承認核武計劃另有考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