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罵邊看 《東周刊》价格狂升賣到脫銷

人氣 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9日訊】因為裸照事件,《東周刊》的傳媒操守(或者說它本身就談不上什么操守)在一夜之間全部塌掉,最終連自己的小命也不保——很“榮幸”地成為香港第一家因一篇不良報道而導致關門的雜志。

  据信息時報11月8日報道﹐有人說,《東周刊》是被演藝界的口水湮沒了,其實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這一次的裸照事件只不過是香港演藝界對傳媒積怨已久的爆發,雖然以前香港演藝界也舉行過無聲行動來抵制無良傳媒。但從這次,我們可看到,香港有些報章對明星的隱私的挖掘已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為了追求轟動、刺激銷量,不惜傷害他人,出賣傳媒的良知。為什么會這樣?從另一方面來說,在香港媒體和明星的關系一直都很微妙。香港的娛樂報道多昭示明星們的私生活來吸引讀者,一方面一些明星要感謝娛記們使他們出名;另一方面明星則對報章干預和侵犯他們隱私權大為惱怒。而一些報刊老板其實也充分認識到“這种行為”的惡劣。据有關資料顯示,有些報刊老板也承認自己的報刊水准要提高,但又認為高格調的報紙是毒藥,會直接影響報刊的銷量。矛盾的心態,最終是經濟利益占了上風。所以,八卦新聞、甚至淫穢色情內容都成為殺手踐,出現在報刊上面。這次《東周刊》裸照事件更是進一步說明了許多香港的娛樂報道,只體現其趣味性和娛樂性,真實性永遠放在后面。可怕的是,香港有些報刊也有將新聞和娛樂混為一談的風气,運用夸張渲染等手法,事事娛樂化,將新聞訴諸感官刺激,媚俗、無聊的煽情。

  或許有人說,這些花邊新聞無傷大雅。但其實上這些看似無關大雅的東西也是屬于大眾文化的范疇,這些東西潛意識地倡導一种不健康的价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這些都不可避免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去,甚至形成不良的影響。有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成龍一幫演藝界人士呼吁罷買這期雜志,但有消息說,本期刊登裸照事件的《東周刊》已是洛陽紙貴,早就脫銷,甚至這本原价几十元的雜志被炒到100多元。

  《東周刊》裸照事件始終會過去,但不良傳媒給被害者造成的傷害將是永久的,而香港傳媒加強自身的道德自律确是當務之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嘉玲聲討“裸照事件”--我比想像中更堅強
香港警方將重新調查劉嘉玲12年前失蹤事件
「我比我想像中更加堅強」
加印裸照本《3周刊》「更卑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