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技術外放 6年要開300家公司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24日訊】 據自由時報12月24日報導,工業技術研究院正如火如荼推動「外部創業」機會,預計從明年到2008年間,將與民間業界積極成立衍生公司、新創公司,6年目標將大舉成立300家公司。工研院認為,這可幫助技術團隊創造外部創業機會,也有助內部人力資源新陳代謝,更重要的是能刺激產業界投資,可說是工研院、員工與產業界的「三贏」策略。

工研院電子所品保工程組昨天與台裕公司簽約,技術及團隊移轉成立衍生公司-標準科技,成為海峽兩岸最有競爭力的可靠度技術服務公司是標準科技的願景。

除了標準科技之外,電子所另一電磁干擾測試技術團隊也正與業界洽談成立衍生公司,預計明年4月1日成立;先進構裝技術中心也有技術團隊與業界洽談中。

其他各所也類似電子所,積極尋找與民間成立新公司的機會。

標準科技公司總經理張梁興表示,技術團隊移轉標準科技,對該團隊而言,是創造外部創業的機會,資深技術成員轉到民間業界,工研院會再注入新血,有助人力資源新陳代謝,同時,藉以吸引民間業界願意投資,並提供較有時效性的服務品質。

電子所所長徐爵民表示,與民間業界合作成立衍生公司、新創公司,是工研院目前推動的大計劃,明年將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

他說,並非每一技術都可新成立公司,工研院內部有1家新育創業投資公司會進行評估可行性,必須技術是民間業界少有或有發展性,評估後如屬可行,即透過公開徵選廠商,再決定哪家能得標。

工研院院長辦公室主任羅達賢表示,工研院每年研發經費已有一半需自籌,像今年自籌達70多億元,成立衍生公司、新創公司有助提高研發能量,挹注研發經費。他說,衍生公司是包括技術與團隊成員都移轉到民間業界,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台灣光罩等都為工研院的衍生公司,新創公司則是將技術移轉到民間業界,這類公司不計其數,華邦、智邦等皆屬此類。他說,期望透過積極推動衍生或新創公司,再創台積電、聯電的台灣產業傳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在美專利躍居第四有助生技產業結盟發展
工研院開發鎳氫電池用不織布隔離膜有助產業
專家:奈米科技應先提昇各學術領域水準
工研院指液晶顯示器第四季價格仍有下降壓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