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晚節不保”專輯對低齡市場妥協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30日訊】這几天連續報道之后,有讀者對我說,既然羅大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為什么你只揀好听的說,能不能批評他一下,他就沒有缺點或者軟穴嗎?不錯,作為一個音樂人,他的創作肯定有著自身的弱點和局限性,而且像羅大佑這樣一個曾經以鮮明個性一炮打響的創作歌手,他的优勢也可能就是弱勢,正如一個銅板的兩面。

個人色彩 不善為別人量身訂做

據中華网12月30日報道﹐羅大佑也為很多歌手寫過歌,但是听來听去,你都會發現歌曲中有他強烈的個人色彩。歌手鄭怡曾經說過:“唱羅大佑的作品,是對一個歌手很大的考驗,若是沒那樣的人生歷練,就很難掌握歌的神韻,唱出來就會格格不入。”這不是歌手的錯,一般歌手都難以駕馭羅大佑的歌,最好的情形也不過是歌手比較能體會羅大佑的神韻,唱得很妥帖,但那是羅大佑的感覺,不是歌手的個性。羅大佑缺乏為別人量身訂做的能力,尤其是女歌手,這一點就比不上李宗盛和小虫了。羅大佑承認,揣摩女性心態,不是自己的專長。

談及為什么工作方式不能像李宗盛等人,他說:“當你變成一個大的唱片公司里的工作人員或者制作單位時,你必須要將就這個大机器的運轉,成為它的一部分,我可以跟著一個大机器運轉,但我不能成為它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須把音樂工厂變成獨立的單位,這种自由度讓我養命、糊口、讓我的下一頓有著落。如果是公司的簽約創作人,一定有配額,要給哪個歌手寫歌,要寫几首排行榜第一的歌。這种工作狀態很難,我不行,可以說死路一條。”其實過度的自由就是不自由,因為不能掌握帶著鐐銬跳舞的技巧,等于創作就有了局限。

晚節不保 對低齡市場妥協

說老實話今年夏天听了羅大佑新專輯的樣帶之后我很茫然,走出錄音室我和一位朋友面面相覷:“羅大佑到底要干什么?”可能听著羅大佑長大的歌迷都有點私心,希望他還是我們熟悉的大佑,寫的是打動我們心靈的歌。

然而時代在變,科技在發展,羅大佑也在變,48歲的人不可能回歸28歲時的心態。同時他也很矛盾,這种矛盾掙扎不僅體現在歌里,也體現在他的言談中。他的新專輯听眾定位在25-45歲的人,但是他又說:“也希望有些音樂是年輕人可以試著來听的,比如大學2、3年級的年輕人,讓他們在啟蒙階段接受這些東西,我希望20歲左右的青年也能喜歡我的音樂。”

他曾經說:“如果我寫出一個十五六歲的東西來還得了?晚節不保。”但是他又說:“80年代出生的人,听我的歌會比較難,中間有代溝,我要去了解這些小孩子,他們對音樂的定義是什么?我只有努力才能跟他們溝通,他們才能對我有了解。他們了解了我才能購買我的唱片。”就像張藝謀也曾表示,如果將來觀眾都不看他的電影了,投資商也不投資了,那就是他枯竭的時候,自己說多才華橫溢都不管用。說到底還是一個市場的問題,每個創作者都希望越多人接受他的作品越好,這很正常。但要命的是定位,我一向不看好包羅万象的定位,就像現在越來越沒勁的中國新年晚會一樣,你想調和眾口,結果是大家全不領情。

尤其听了羅大佑用來取悅青少年的歌之后,我覺得擔心不是多余的,因為他可以用張亞東這樣的新銳音樂人幫自己做出時髦的編曲,卻無法寫出今天的孩子可以引起共鳴的歌詞。雖然以前我們和他產生共鳴的年紀也不到20歲,但是我說過,那是大環境、教育、個人的思想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如今已經沒有這樣的環境基礎了。你能指望吃快餐、玩電腦長大的一代人對人文精神感興趣嗎?在對象精神內涵匱乏的前提下,純音樂形式的努力只能是徒勞的。

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能寫下自己比較深刻的兩點體會,另外還有一些歌迷也有不少自己的想法,比如質疑羅大佑的唱功,質疑他的社會批判色彩過于刻意,質疑他的思想搖擺不定,質疑他的音樂不夠丰富,質疑他在現場演唱時說太多無用的話……我相信任何有价值的創作都是經得起批評的,同時,基于音樂創作的嚴肅認真的批評和切磋,也比單純地宣傳音樂更有价值。

眾人看大佑 失落

當記者提到羅大佑時,鄭鈞毫不猶豫地回答:“在我上學期間,羅大佑和崔健是我最喜歡的兩位歌手。那時候羅大佑《青春舞曲》每一章我都非常喜歡。而像《戀曲1980》、《戀曲1990》等我全都會唱。上學的時候對羅大佑有著一种非常美好的記憶。”但是,鄭鈞并不想親自去看羅大佑的演唱會,因為羅大佑后期的創作不能使他感到滿意,鄭鈞說:“每一個歌手都不可能保持持久的創造力。羅大佑到香港后,創造上就不如從前那樣吸引人。我自己也見過他本人,和記憶中的并不一樣。有時候回憶起學生時期的生活,回憶起那時的羅大佑會有一种莫名的傷感和失落。”——鄭鈞最后評价道,無論如何,羅大佑都是華語歌壇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感動 記者王磊

對羅大佑記憶最深刻的是初一那年的冬天。一次,他從同學處借磁帶,其中便有羅大佑的《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鄉愁四韻》等歌曲立刻打動了王磊。他雖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覺得音樂非常好听,有別于其他音樂。——在大學期間,他收集了一整套羅大佑正版的唱片。當時一張唱片150多元錢,對一個清苦的學生而言,著實不易。王磊說羅大佑影響了他的成長。羅大佑作品中的批判色彩,沉重的悲哀感,對他影響最深。王磊第一次采訪羅大佑是2000年8月份,作為一個記者,他本不應該過分激動,但見到羅大佑卻有种被擊潰的感覺,令他激動万分。到現在,王磊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記者,但羅大佑作品以及其透露出的意識和感情仍對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鄭鈞語惊四座 港台天王天后是垃圾
熱熱鬧鬧的2001樂壇  精彩已不复存在
紀念從藝二十年 羅大佑內地首發新書新碟
听你的昨日如煙似畫--鄉謠相逢羅大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