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惡鬥 立院無案可審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30日訊】十二月二十日台灣立法院召開院會,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後,主席即宣佈「現在休息,二十四日繼續開會」,一整天院會就只通過一個法案。

 據自由時報12月30日報導其實,二十日的院會還有其他案可審,但因二十日與二十四日兩天是一次會,二十日院會早早休息,只是為避免當天把所有案審完,導致二十四日院會「開天窗」的尷尬。

 這已不是本會期首次近乎「無案可審」的院會,在這個講究效率與速度的知識經濟時代,立法院審查法案的「牛步化」現象,顯得相當諷刺,更難卸「立法懈怠」之責。

 本會期至今共三讀通過五十八件法律案,但涉及實質修正者卻寥寥無幾,一半以上都是為配合行政程序法的修正;然而,即使是爭議不大的非實質性修法,速度還是很慢。

 行政院於會期初送立法院的優先法案清單中,配合行政程序法施行而檢討之修正草案共六十件,至今只有半數完成修法,其餘若無法在年底前三讀,除非三度修法,讓已經二度延後的生效日期再延一年,否則,恐將出現法律的空窗期。

 這種小幅調整的配合性修法況且如此,更遑論其他;撇開政治性法案,與民生、財經相關,無涉意識形態,甚或立委最常掛在嘴邊的「拚經濟」法案,長期都無法排入議程,政黨惡鬥、相互報復的結果,「陪葬」了一籮筐的法案。

 程序委員會是國、親兩黨杯葛行政院施政的重要關卡,民進黨團也常自嘲,只要被行政院列為「優先」法案的,送到立法院後,往往都成為「優先被擋」的法案。

 數字會說話﹗根據統計,行政院為處理不良金融機構提出的擴大重建基金規模的修正草案,於十月十五日函送立法院,在程序委員會被國、親兩黨聯手以席次優勢封殺七次,上週五才付委;與推動市(縣)港合一政策相關的交通部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自四月二十三日函送立法院,至今無法列案,自第一會期至今,總計被擋了十九次之多。

 此外,各政黨也都動用「復議」,將已付委法案「卡」在院會,總計達一百三十五案。

 如果說國、親在程委會「凡行政院提案必舉手反對」的做法毫無理性,台聯與親民黨競相提出復議案,則可說已達「相互毀滅」的程度。據統計,兩黨團提出的復議案分別高達六十七件、五十五件。

 遭民進黨團復議的法案則有十三件,法案內容多屬於錢坑法案,或直接造成施政窒礙難行的法案;而國民黨團雖已撤回其復議案,但其在程委會擋關的立場,絲毫未鬆動。

 立法懈怠的現象,不只反映於院會「無案可審」的窘境,委員會初審及協商機制遭到扭曲,更造成亂象百出。

 在法案初審方面,委員會擱置法案的理由,越來越多,依慣例,首長無須在逐條審查時列席,但內政聯席會卻因內政部長余政憲請假,就不審「政黨法草案」;審查「農業金融法草案」也是,財委會主審時,經委會立委要求退回院會,再交付經委會,延誤審查時間。

 協商機制更是遭到扭曲,依照新的議事規則,協商四個月未完成的草案,必須送院會處理,這項修正原是要減少法案因協商不成而被特定黨團「鎖案」的狀況,督促協商速度,但卻未收預期效果,幾乎形同虛設,包括擴大發放對象的敬老津貼修正草案等都已超過四個月,還在繼續協商。

 台灣的民主進程短暫,要健全國會的運作制度,還需要一段時間,在此之前,立委問政若無法超越政黨對立的意識形態,甚至刻意扭曲制度,恐怕很難期待能有好的立法品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杜絕販嬰  生母不詳兒童接生人須通報
立院初審通過保險業海外投資可大幅放寬
經建會:擴大就業方案不可能政治綁椿
立委砲打南向政策 簡又新挨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