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貝瑞特:走出前任陰影 要征服世界所有人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5日訊】在IT業低迷的今天,這些CEO的才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如何帶領自己的公司走出低迷已成為決定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我們共同推出的這份評測其實想成為預言家,預言在今后的世界中誰將存在,誰將活下來并仍能推動這個世界。畢竟IT業有太多犧牲的前輩和太多不言放棄的后輩。

  北京青年報3月5日報道,英特爾的CEO貝瑞特對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的領導,常常是在3萬英尺的高空的座位上進行的。他經常与高級政界領袖會面。每次他穿越國界時,他看到的是英特爾的未來。

  他說:“美國衹占世界人口的4%,我要征服另外96%的人心。”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這位現年62歲的前工程專業教授將建立新一代傳奇,使他最終走出其數位傳奇性前任的陰影。

  英特爾的CEO貝瑞特對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的領導,常常是在3萬英尺的高空的座位上進行的。

  他最近的拉美之行是其中的縮影:在智利和巴西的兩天中每天工作14小時,其間還在阿根廷參加了一次會議,在祕魯和委內瑞拉進行了演講,還在玻利維亞經歷了一次緊急降落。

  這不僅僅是快樂的環球旅行。更重要的是,每次他穿越國界時,他看到的是英特爾的未來。

  他說:“美國衹占世界人口的4%,我要征服另外96%的人心。”

  隨著PC市場進入到中年期,貝瑞特每年都會訪問30到40個國家,為英特爾的硅產品尋找新的客戶和市場。他的使命是如此緊迫:盡管英特爾的投資者在過去的10年中享受到了英特爾的高額回報,但除非貝瑞特能再次使公司獲得兩位數的增長,否則投資者仍會不滿。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這位現年62歲的前工程專業教授將建立新一代傳奇,使他最終走出其數位傳奇性前任的陰影。

  英特爾的前三任首席執行官分別是Robert Noyce, Gordon Moore和格魯夫。他們使得英特爾從加州Santa Clara的一家小公司逐漸成長為世界一流的微處理器生產厂商。Noyce和Moore都擁有幫助創建半導体工業的科學性突破,而格魯夫在就任期間賦予了英特爾個性化的价值,使其迅速上升為業界的巨人。

  而与之相反,貝瑞特在領導一家擁有8萬余員工的成熟企業。從歷史的角度看,這是一個重要但缺乏魄力的位置。因此,他可能注定要成為一位在尋常時期中的稱職的領導者。

  這對于英特爾可能不是一件壞事。許多人相信英特爾在經歷了多年的無控增長后,需要重新加強其基本運轉內容。貝瑞特可能被認為想象力不夠丰富,但他的确能夠顯示權威性,減少公司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

  Mercury研究公司的分析家Dean McCarron指出:“英特爾必須解決許多不同的可變因素。目前它正面臨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未曾有過的競爭。一方面是公司業績沒有增長,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收入基本持平。現在還不算太壞。”

  不過,這類溫和的評价并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多少安慰。英特爾的股票在跌到52周以來的最低谷18.96美元后,又幵始反彈,收复了大部分失地。但現在的价位比起全盛時期差距甚遠。

  盡管英特爾計划使業務多樣化,但它目前仍然依賴于PC的需求,而去年PC市場的疲軟加深了英特爾的弱點。像大部分高科技公司一樣,英特爾經歷了一個沉悶的2001年,其收入從2000年的337億美元,預計下滑到264億美元。在第三季度,除去一次性支出外,英特爾的凈收入衹是上年同期的75%。

  公司的問題不僅僅局限在經濟衰退帶來的明顯挑戰。從1999年到2001年上半年,英特爾經歷了數量惊人的故障,產品召回和上市推遲。此外,公司固執地堅持使用基于更高成本的Rambus的存儲器,不僅減少了PC用戶,同時使局面對其競爭對手AMD公司更有利。

  隨著芯片市場步入惡性競爭,价格大戰越演越烈,公司的利潤越來越薄。在貝瑞特剛擔任CEO時,台式PC芯片最新推出時的价格接近900美元。而現在,最新的處理器的价格還不到400美元。

  這就是英特爾在最近三年中花費110億美元收購了35家公司的原因,其中大部分是網絡公司和通訊公司。但不幸的是与通訊市場冷清所重合,即使是貝瑞特本人也認為收購的一部分公司很難消化。在新的市場,英特爾常常是二流選手。

  一點不奇怪,自從貝瑞特在格魯夫后接任CEO之職后,事后的批評一直圍繞著他。但与其著名的前任──曾被時代雜志評為當年的“年度之星”的格魯夫相比,貝瑞特稱在其任職期間英特爾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貝瑞特說話的聲音比格魯夫略低,但据英特爾新老員工稱,他和格魯夫相比,有同樣的聰明,同樣的抱負,同樣的嚴格要求。

  一位前英特爾員工稱:“格魯夫是一位天生的領導。如果這是軍隊,他會說,‘我們必須攻占那個山頭,’而整個公司都會在他的命令下一躍而出,為目標而努力。格魯夫則會沖在最前面。”

  而据他稱,貝瑞特“不會那樣。但他是一個能夠將英特爾變成今天世界級企業的人物。”

  在談到貝瑞特的能力時,人們常說他既是管理者,又是技術專家。他倡導“精确复制”,這是英特爾強制性的苛刻的指導思想,以确保在高產出的同時,生產出基本上一模一樣的產品。

  貝瑞特在談到与采用英特爾芯片的頂級計算机公司的關系時指出,這是一個制衡的系統。因為如果你有一些變化,戴爾、卡普拉斯、卡莉、郭士納,還有其他許多人都會喊,“你到底在做什么?”

  貝瑞特的管理在財務控制上的确取得了成效。2001年,他削減了英特爾的損失,取消了家用電器部門,流式媒体部門和電子商務部門,并減少了對英特爾在線服務的進一步投資。与此同時,他將公司重組為三個部門,即PC和服務器部門、網絡設備部門和手机部門。

  貝瑞特稱:“毫無疑問,當時每個人對網絡公司都抱有种种幻想。我們那兩年有可能例外嗎?當然,誰不會在那兩年做些不同的事呢?”

  當1998年貝瑞特接管英特爾時,公司的主要業務都圍繞著Pentium II處理器。等到貝瑞特离職時,一切像他設計的那樣,英特爾的業務將包括手持設備、電話設備、小型机、無線提供商、游戲控制台和家用電器。它還將設計和協助制作使用英特爾芯片的服務器、軟件和其它產品。

  目前,公司的一些多樣化努力已經取得了成果。2001年頭9個月,英特爾的通訊和無線部門的收入已經達到了37億美元,接近公司總收入的19%。

  Insight 64的分析家Nathan Brookwood稱,當英特爾最初收購Digital Equipment的一家生產企業和一些通訊芯片的設計時,該工厂的幵工率不到三分之一。而一年后,由于英特爾的銷量實力,這家工厂已經全面幵工。這家芯片生產商在通訊和其他領域的新業務大部分在海外。在2000年末,亞洲英特爾產品的銷量第一次超過了北美,隨著公司駐海外机构的增多,這种趨勢仍將繼續。

  “無論你去哪兒,事實是沒有人將其未來寄托在人力資源上。沒有人將未來寄托于低的工資率上。每個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价值的創造和知識上,無論是在墨西哥、中國、印度還是在俄羅斯,到處都是一樣的。”

  至于他自己的未來,貝瑞特稱,目前規划英特爾以外的生活還為時過早。但如果他在65歲時退休了,會把公司移交給新一代管理者。目前的候選人有:英特爾負責Architecture Group的總經理Paul Otellini和公司網絡和通訊部的經理Sean Maloney。這兩個人都是從銷售和營銷部門升上來的,而不是“自然科學部”。

  貝瑞特稱:“如果主席決定保持主席之位,我會去Montana或Mazatlan,做帆傘運動,或是其它的什么。”他暗指格魯夫仍是英特爾董事會會長。“必須看那時的條件是否成熟,不過我會有許多事可忙的。”

  如果他旅行的興致來了,他也會有足夠多的積累里程幫助他完成免費飛行。

  (編者按:在本文發表之后,英特爾提拔Otenllini為總裁兼COO,這使得Otenllini极有可能成為繼貝瑞特之后的CEO。)(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Intel CEO貝瑞特:PC市場在穩步前進 (2/27/2002)    
  • Intel總裁:PC行業已經度過了最困難時期 (8/5/2001)    
  • 貝瑞特說兩岸政治問題不影響英特爾在台發展 (7/31/2001)    
  • 英特爾將更積極切入電腦處理器及網路市場 (7/30/2001)    
  • 英特爾總裁暨執行長貝瑞特 7月底訪台 (7/14/2001)    
  • 网絡業發展促使延伸的PC時代來臨 (7/7/2001)    
  • 英特爾明年擬削減投資 (6/22/2001)    
  • 英特爾總裁﹕消費者信心下半年出現好轉 (6/21/2001)    
  • 英特爾預測全年晶片產業仍將成長 (4/26/2001)    
  • 英特爾CEO:今年PC業將反彈 (3/22/2001)    
  • 電力危机 英特爾近期不在加州擴厂 (1/10/2001)
  • 相關新聞
    電力危机 英特爾近期不在加州擴厂
    英特爾CEO:今年PC業將反彈
    英特爾預測全年晶片產業仍將成長
    英特爾總裁﹕消費者信心下半年出現好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