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卿抵以色列斡旋使命艱巨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2日訊】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已經抵達耶路撒冷,開始他中東歐洲之行最後一站的訪問。對以色列的訪問將把鮑威爾此次中東外交斡旋使命推向高潮。圖﹕鮑威爾抵達以色列,受到以色列外長佩雷斯的歡迎

BBC4月11日報道,儘管美國一再要求以色列立即撤離巴勒斯坦領土,但是到目前為止,沙龍政府基本上採取了不理睬的政策。

人們不禁要問,鮑威爾的到訪究竟能否改變以色列政府的態度,他的這次中東使命究竟會有多大的成功機率?

局勢變化

鮑威爾在啟程前往以色列之前曾表示,他不喜歡同悲觀者混為一談。但是,他的確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因為這畢竟是他此次中東和平使命最關鍵的階段。

本來,布什政府開始捲入中東危機的時候是向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施壓,要求他控制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發動的暴力攻擊。但是漸漸地,局勢演變成了美國與以色列政府撕破了臉,針鋒相對。

因此,鮑威爾在抵達以色列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以色列總理沙龍舉行馬拉鬆式的會談。鮑威爾將再次敦促以色列立即從西岸撤軍。雙方有可能都會使用一些強硬的措詞。鮑威爾還強調,一旦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圍困結束,雙方就應立即恢復政治對話。

美國壓力:耳邊風

以色列方面,在鮑威爾抵達耶路撒冷前幾小時,以色列軍隊撤離了西岸的24個小村莊和城鎮,但與此同時又開進四個村莊和一座難民營。

到目前為止,以色列軍方已經在西岸拘捕了4千多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總理沙龍說,軍事行動將繼續下去。

沙龍現在得到了以色列國內大部分民眾的支持。就連他以往的政治對手現在也暫停攻擊沙龍的政策。右翼政敵前總理內坦尼亞胡說,沙龍現在所作的正是他想要做的。

而一向被認為是溫和派的左翼政敵外長佩雷斯也認為現在不是討論他們政見不一的最佳時刻。

由此可見,幾乎所有以色列人都認為他們目前正處於戰爭狀態。只要目前的戰事繼續下去,沙龍就能避免任何國內的政治麻煩。這就是為什麼沙龍現在會把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壓力當成耳邊風的原因。

政治賭博

因為對沙龍而言,真正影響他本人政治前途的不是華盛頓的政治家,而是以色列國內的選民,這也是他能夠與鮑威爾討價還價的真正籌碼。而對鮑威爾來說,他此次中東之行的成敗關鍵是布什總統是否能向以色列施加真正的壓力。

這對布什來說將是一次巨大的政治賭博。而如果美國向以色列施壓失敗,鮑威爾也將很難完成挽救中東和平的使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國際領導人共同敦促以色列撤軍 (4/11/2002)    
  • 鮑威爾呼吁達成解決中東問題的”共同設想” (4/11/2002)    
  • 鮑威爾中東行得到國際廣泛支持 (4/11/2002)    
  • 歐盟考慮對以色列實施貿易制裁 (4/11/2002)    
  • 鮑威爾訪摩洛哥再吁以撤軍 (4/9/2002)    
  • 鮑威爾听取阿拉伯裔美國人對中東局勢的看法 (4/8/2002)    
  • 俄羅斯加緊中東外交斡旋 (4/8/2002)    
  • 鮑威爾敦促以軍立即撤軍 (4/8/2002)    
  • 以拒即刻撤軍 巴人批美斡旋不力 (4/8/2002)    
  • 以巴爆發十八月來最激烈衝突 (4/7/2002)    
  • 俄支持鮑威爾訪問中東 (4/7/2002)    
  • 布什主張公平解決中東問題 (4/7/2002)    
  • 美國再促以色列在鮑威爾星期天到中東斡旋前撤軍 (4/7/2002)    
  • 美籍阿拉伯人對布什呼吁的反應 (4/6/2002)    
  • 派出鮑威爾 布什下險棋 (4/6/2002)    
  • 支持鮑威爾赴中東調停 安理會要求以立即撤軍 (4/6/2002)    
  • 美國鮑卿聆听美國穆斯林抱怨中東局勢 (4/5/2002)    
  • 布什總統就中東局勢發表講話全文 (4/5/2002)    
  • 美促以色列撤軍 鮑卿將赴中東調停 (4/5/2002)
  • 相關新聞
    美促以色列撤軍 鮑卿將赴中東調停
    布什總統就中東局勢發表講話全文
    美國鮑卿聆听美國穆斯林抱怨中東局勢
    支持鮑威爾赴中東調停 安理會要求以立即撤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