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傳統吸取西方教育長處培養鼓勵年輕人參政熱心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記者袁玫亞凱迪亞市報導】由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主辦,南加州台大校友會召集三月二十四日舉辦專題講座,邀請聖瑪利諾市議員林元清﹑哈崗拉朋地區學區教委徐乃星﹑艾爾蒙地市學區教委文華東﹑亞凱第亞市學區教委阮盧樂芬﹑聖安東尼社區學院講師劉珊珊﹑S.Hill Academy校長陳小鳴﹑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前會長王義哲等人就「如何在美國成功地教育下一代」和「華人在美參政經驗」提出見解及經驗。
  
「如何在美國成功地教育下一代」單元中,徐乃星表示,許多華裔移民父母都要求子女GPA要高﹑一定要進名校,而忽略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在美國應著重他們潛力啟發﹑培養領導能力﹑多參與社區活動,以適應美國大學的要求,全方位的發展方能成國家棟樑。有些家長認為小孩多學中文則不易在美立足是不正確想法,年輕人如果多一種語言能力,以後更有發展機會。
  
文華東強調父母與子女溝通的重要,家長不要為了多賺錢而失去與小孩相處機會,小孩真正需要父母的照顧與關心而非物質享受;並以實例道出一個女孩為要進入UC Berkley選了自己不喜歡的科系痛苦四年,說明不要強迫子女一定要上名校;美國制度是非常公平在社區大學兩年後一樣有機會上自己喜歡的學校。
 
阮盧樂芬表示,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小孩也不一樣,應視各人情況而給予不同期望與方法,當父母與子女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父母應該和子女一起成長,父母以身作則當可作為子女好的楷模。中國傳統教育方法是讓人引以為傲的,但到了一個新的國度,適度的調整也是必須的。
  
劉珊珊首先提出一個問題:有計劃的教育他們﹑必要時給予支持;或是給予他們太多壓力呢?應該相信每個小孩都是有潛力的,要尊重愛護子女,經常聽聽他們有甚麼問題,應教孩子瞭解自己興趣所在。

陳小鳴表示,傳統與西方教育方法各有所長應取長補短,小孩雖為父母所生但不是父母的財產,應視他們為獨立個體,小孩個別差異是存在的,給予每一個小孩不同空間發展他們的潛力,對每個小孩成功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在小孩未成年之前應指導他們如何選擇,而不是替他們選擇。認為生為中國人就應學中文,對中國文化傳統習俗時時給予機會教育不能忘本。

「華人在美參政經驗」單元中王義哲表示由李文和事件給華人啟示是「在美國自己的權益是要自己爭取的」。

主持人陳坤元,由主流媒體報告中瞭解亞裔在美國受歧視仍然存在,強調華人投票的重要,每一張選票都是自己爭取的。

議員林元清指出歷史是重覆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人被關進集中營,戰後才被釋放,因當時日人不關心參政活動;華人應拿此作借鏡吸取教訓,要有危機意識﹑政治意識,華人應有自己人出來管理自己的事。

徐乃星表示,華人出來競選是要為整個社區或學區服務不是只為華人,不可忽視任何人種但應該維護華人權益,每一社區應該培養華裔有能力潛力的第二代年青人出來競選。

上圖為專題講座參加者自左至右林元清﹑徐乃星﹑主持人陳坤元﹑阮盧樂芬﹑文華東﹑王義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