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脾气容易讓人過早地患上心臟病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5日訊】眾所周知,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又簡稱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CHD),是一种常見而又很難對付的疾病。經過多年的方方面面的研究,醫學專家對它依然是一籌莫展。事實上,因心臟病致死的比例仍然占各類疾病致死的首位[1]。所以,人們也一直在繼續尋求心臟病的成因,希望進而能找到防治辦法。最新的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大發脾气會讓人,特別是年輕人,過早地患上心臟病。該結果顯示,大動肝火不僅能使人過早患上心臟病的机率增大三倍,心肌梗塞的机率也會增大五倍。這項研究對于人們預防和減緩心臟病的威脅指出了一條新的途徑。

該研究是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學人員對一千多名研究對象分析后的結果[2]。這篇論文發表在4月22日的《內科檔案雜志》(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

研究發現,當人們內心生气時,不管他們是不是把自己的憤怒表達出來,和那些反應平和的人相比,他們較早患上心肌梗塞的机率都會增加很多;即使他們家族中并沒有心臟病史。

帕特麗夏醫學博士是一位心臟學專家,也是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她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大發脾气与導致疾病的關聯确實很大,它的危害甚至并不亞于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所以,如何學會控制自己不發火對年輕人來說十分重要。”

帕特麗夏和她的合作者們分析了1,337名在1948和1964年間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讀的醫學院學生。對這些學生的家族和個人病史都作了記錄,而且對他們畢業后的情況也都作了跟蹤調查。

在這項調查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055名男性在醫學院畢業后的36年間心血管疾病發生情況。研究中側重于在年輕的時候因緊張等原因而發脾气的病例。在醫學院期間,所有的參与者都要填寫一些問卷,表示他們對一些突如其來的,超出尋常的緊張或壓力的反應情況。根据程度上的不同,研究把發脾气分成三類來,即發怒(表達出來的或沒表達出來的),煩燥,或因生气而引起的心里劇痛。

根据醫學院的問卷結果,229名男性說他們發怒,169名說感到心里劇痛,99名則反應為煩燥。其中有21名則具有上述所有的三种反應。

在76歲時,205名男性(約占35%)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平均的發病年齡為56歲。其中,145名患冠心病,94名有心肌梗塞,59名曾出現休克。在所有患心血管疾病的人中,77名(約占8%)的男性在不到55歲時就患有了心血管疾病,他們的平均發病年齡為49歲,他們中的一些顯示出冠心病或早期休克的症狀。

帕特麗夏介紹說:“很顯然,那些發脾气大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要比發怒程度小的机率要大得多。”這种情況對于女性的影響還在研究中。

帕特麗夏還說,雖然現在有一些證据顯示緊張能夠影響體內荷爾蒙的分泌,但發怒導致心臟疾病的机理還不清楚。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大發脾气對心臟不好可能己經不是新聞了,盡管西方的實證科學對它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相比之下,中醫則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中醫認為,肝屬木,心屬火;根据五行學說,木生火;所以發怒會傷及肝,從而影響到心的功能。這樣三言二語就把西醫中一個很頭痛的關系解釋清楚了。由此看來,中國的傳統文化,象中醫,确有其獨到之處。

這項研究對人們很有啟發意義。看來要想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尋醫問方固然會有幫助,最重要的可能是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境,善待他人。

參考文獻

1. Jacobson, T.A., Clinical context: current concept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anagement. Am J Med, 2001. 16(110): p. 3S-11S.
2. Chang, P.P., et al., Anger in young men and subsequent prema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precursors study. Arch Intern Med, 2002. 162(8): p. 901-6.

(正見网 2002年5月14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婚姻壓力對女性心臟的影響
專家稱頭胎嬰兒易患心臟病
研究顯示從事非傳統職業者罹患心臟病機率高
著名藝術品收藏家蒂森逝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