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貨幣相對于美元大漲 影響經濟复蘇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3日訊】亞洲各國貨幣相對于美元大漲,使得該地區的政府和央行們面臨著一個矛盾的處境:本幣是應經濟复蘇預期而升值,但本幣升值不僅會損害出口商的利益,而且可能將經濟复蘇扼殺在萌芽之中。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因此近日來,東京和漢城等地的官員們一直在嘗試“口頭干預”匯市,意圖通過希望購買美元的風聲,來放緩本幣兌美元匯率的快速增長。

“我認為,最近几天(的)异常變動并不是經濟基本面的反應。如有必要,我們隨時准備采取适當的措施。”日本財務省負責國際事務的次官黑田東彥表示。

上周,日元兌美元匯率增長超過3.5%,韓元增長近5%,印尼盾增幅超過4%,菲律賓比索漲幅逾3%。

本幣的升值,使得這些國家對美國的出口在同等條件下的競爭力下降,并反過來對推動本幣升值的經濟擴張构成威脅。這將給那些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帶來异常的痛苦。亞洲一些國家,如韓國,在科技泡沫破滅后,已成功地減少了對出口的依賴,科技泡沫的破滅顯示了將所有希望寄托在出口上所面臨的高度危險。但即使是在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相對較小的國家,本幣升值和美元下跌也會造成傷害。

比如日本,雖然出口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但卻是經濟中最有活力的部門。以日本汽車公司為例,它們在國內需求疲軟的狀況下實現了海外的增長。“由于國內需求平平,出口上取得任何小幅的增長都會對日本有非常大的影響。”馬休斯說。

美元疲軟也增加了多年來人們擔心的世界末日最終到來的可能性:當外國投資者開始看到持有的美國資產在以本幣表示出現虧損后,他們會出售美國資產,由此帶來的雪球效應將引發美元、美國股市和債市的急劇下跌。多數分析師都同意,這對美元和全球經濟將是一場災難。

目前亞洲的匯率變動,更多地是反映了外匯交易員的預期,而不是美元在實體經濟中的實際流動。

亞洲國家本幣升值的部分原因是股市投資者正在回到亞洲。比如上周,外國投資者在日本和韓國市場分別淨買入了5.82億美元和1.50億美元資產。但這個數額在日交易量為1.2万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上是很微不足道的。

和一些全球股市投資者一樣,外匯交易員多認為:鑒于美國經濟复蘇的問題懸而未決,以及因隱藏會計問題而受到審查的美國公司股价依然居高不下,亞洲似乎是目前一個安全場所。

亞洲資產重新贏得市場的青睞,多是基于這樣一個預期,即美國的复蘇即將到來,對亞洲出口商品的需求將很快因此而增長。(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阿根廷新總統計划讓比索貶值
布什擬制定新經濟复蘇方案 強調實施赤字財政
十國央行發表共同宣言 全球經濟复蘇在即
美主要經濟指標持續3個月增長 即將复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