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美經濟缺乏強力支撐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6日訊】工商時報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出現五.八%令人驚喜的成績。不過,紐約時報警告,美國經濟目前就如同一座外觀宏偉,但卻沒有足夠橋墩支撐的大橋一樣有落水之虞。理由是,第一季GDP主要是靠政府大幅增加支出與企業回補庫存來支撐,這兩項因素所能發揮的效果未必可長可久。

政府支出大幅增加與企業突然回補庫存,是使美國第一季GDP高聳突出的兩大支柱。反恐戰爭導致國防經費激增,加上聯邦與各地方公共工程的挹注,為美國第一季GDP成長率貢獻了一.四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剛歷經經濟不景氣的美國企業,先前砍存貨砍的過急,第一季紛紛回頭大舉回補庫存,則為第一季GDP貢獻高達三.一個百分點。

因此,如果不計政府支出與企業存貨增加的因素,高達五.八%的美國第一季GDP成長率將降低至僅有一.三%。

紐約時報指出,以美國而言,要讓人們感覺到經濟繁榮,三%的GDP成長年率是必要的最低限度。低於三%的話,往往無法創造出足夠工作機會使失業率降低,也無法產生足夠稅收支應美國各級政府的公共支出。

經濟成長是一個相當微妙的概念。以美國這個活力充沛的經濟體而言,即使是零成長率,每年大約能製造出高達十兆美元的商品與勞務。然而,這個數字要持續成長的話,每年必須至少額外增加三千億美元商品與勞務的產值,以創造出足夠的所得與工作數量。大體而言,每額外增加一千億美元,就可為美國增加一個百分點的GDP年成長率。

紐約時報指出,從現在到今年底之前,美國經濟要維持三%以上的GDP年成長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美國經濟復甦腳步出現放緩訊號,存貨的增加不太可能維持第一季的水準。理由是,誰會在東西可能賣不掉的情況下還更新存貨?

美國國防支出是有持續增加的可能。但是,由於美國許多州與地方政府預期稅收可能不如預期下,可能會開始削減支出。

為美國第一季GDP成長率貢獻○.七個百分點的住宅營建支出,已處在歷史最高水準,第二季是否能持續攀高,大部份專家感到懷疑。貢獻一.三個百分點的消費支出,第二季反而有下滑的危險。

最大的希望所寄,誠如美國商務部經濟事務次長庫柏所言,在於企業獲利復甦,激勵機器設備與軟體投資的增加,進而拉抬經濟成長率。但是,紐約時報報導認為,這個部份雖有萌芽跡象,但還不足以成氣候。(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油价上揚將拖累亞洲區經濟
美經濟學教授質疑中國增長幅度
聖路易經濟復甦滯後兩個月
美林和所羅門發表聲明稱美經濟處于加速度复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