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研究報告: 童年創傷持續一生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4日訊】童年時受虐待留下的感情創傷可以持續一生。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遭到虐待的兒童小時候起就能夠辨認出憤怒的跡象,並且把這種敏感一直保持到成年時期。

據美國之音6月23日報道﹐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家塞思波拉克的研究顯示,害怕是一種保護性的情感。波拉克把一組被虐待的九歲兒童和一組沒有受過虐待的同齡兒童進行了比較研究。這組被虐待的兒童曾經被打斷骨頭、被燙過、被掐過脖子,或者受到過其他的虐待,研究人員現在對他們進行精神觀察。波拉克和他的同事的目標是瞭解這兩組兒童對他們周圍人的感情所作出的反應是否有所不同。

波拉克說,“我們感興趣的是童年時的虐待如何影響兒童辨認和理解其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我們之所以對此感興趣是因為我們覺得,通過瞭解受虐待兒童如何辨認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麽童年時受虐待的經歷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帶來許多心理上的問題。”

*驚弓之鳥風吹草動起惶恐*

波拉克的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吸引人的電腦遊戲,讓兒童看男男女女不同的面孔。研究人員人為控制這些面孔,顯示一種表情或者兩種表情的混合。比如說,一張面孔顯示完全高興的表情,或者顯示高興但是有點害怕的表情。然後研究人員請孩子說出螢幕上那個人正在經歷什麽樣的感情。

孩子們的回答十分出人意料。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被虐待過的孩子和沒有被虐待過的孩子都能夠同樣準確地辨認出高興、害怕、悲哀等情緒。這兩組孩子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對憤怒情緒的反應。

波拉克說,“在身體上受過虐待的孩子比那些沒有受過虐待的孩子更能夠從一張面孔上感受到憤怒的情緒。對這些受過虐待的孩子來說,憤怒恐怕是一種非常突出的情緒,他們在自己的環境中很可能已經瞭解到,憤怒的表情非常重要,他們需要加以注意。”波拉克認為,對憤怒情緒的敏感使得這些受虐待的孩子十分警惕大人的意圖,幫助自己為即將到來的發泄做准備。”但是出了這種虐待環境,對憤怒過度敏感恐怕有害無益。波拉克說,“這些孩子也許會花很大的注意力在他們的環境中尋找並詮釋有威脅跡象。這也許會導致他們在感受周圍人的時候產生誤差。他們也許會把別人的玩笑當真。我們認為兒童早期受虐待的經歷會導致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出現社會與人際問題。”

*需要特別愛撫輔助 *

明尼蘇達大學兒童發展專家岡納也持同樣的看法。她說,威斯康星大學的這項研究顯示,受虐待兒童這種過度敏感需要得到治療,以便他們能過正常的生活。岡納說,“這樣的早期經歷很可能會使得兒童把別人看作威脅,以為別人對他們生氣,他們有可能作出各種有問題的反應。這項研究使我們對這種關系有所瞭解,一旦有了瞭解,我們就可以開始考慮如何干預,甚至多少改變這種傾向。”

威斯康星大學的波拉克和其他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新的研究會幫助受虐待兒童擺脫他們的感情創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