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紀實文學

3. 章翠英繪畫畫解–《孔子問禮圖》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9日訊】《孔子問禮圖》/法輪功學員章翠英作/http://www.zhangcuiying.org/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這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僅見于《史記》等正史記載,也見于老子彩圖(相傳春秋末期)、《老子》帛書殘片(局部)和漢畫像磚。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有一碑樓,据傳那就是孔子入周問禮處。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立的碑至今保存完好,現為洛陽市級重點文物保護項目。

作者畫的《孔子問禮圖》就是反映這個故事的。從畫面上看老子确實很老了,銀發后束、須眉盡白,盤坐在石台上。孔子還當盛年,他見老子執弟子之禮。孔子畢恭畢敬地雙足并齊,雙手拱手向老子鞠躬敬禮。老子回禮后,允許孔子坐下來談。孔子說:“先生是道德的化身,先生是學問的淵藪(sou),先生是活的史書,先生……”(——那個時代弟子見著老師,在正式談話前都要說很多很長的恭敬的話,然后才問問題,中外皆然。釋迦牟尼的弟子見他,也是如此。)老子打斷孔子的“禮貌語言”說:“你有什么問題,請說吧!”孔子說:“丘孤陋(lou)寡聞,想向先生求教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請先生不吝賜教!”老子哈哈大笑:“什么不好學?你學這玩意儿干什么!禮這個玩意儿是個虛假、浮淺、表面的東西。人類在一步一步地墮落,從道墮落到德,從德墮落到仁,從仁墮落到義,從義墮落到禮。到了這個禮,已經是忠實誠信越來越少,越來越虛假,越來越浮淺,越來越表面了。什么禮呀禮的,這种假惺惺的表面文明,恕我直言,簡直就是社會禍亂的開始。不要撿著個抹布當文書,抓著塊鐵片當虎符!絕圣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拋棄那些什(shi)佰之器、舟輿(yu)、甲兵、賢名、金玉、食稅、法律等多余的東西,讓老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只有返朴歸真,才是人類的唯一出路!”孔子碰了一鼻子的灰。從老子那儿回來,孔子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他惊嘆于老子的學問之博大精深,對自己的弟子們說:“我雖然不贊成老先生的高見,但老先生真如一條深遠莫測,見首不見尾的龍啊!”孔子的理想是“克己复禮”,希冀社會退回到周公時代,結果沒想到老子走得更遠,想退回到“小國寡民”的原始時代!

兩千多年來,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義、禮、智、信”,老子的“虛無清靜,自然無為”,一表一里,成為中國人的道德標准和修煉方式,極大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和家庭的和諧;又使少數有根基、能修煉的人可以修煉上去。孔子和老子的學說不僅使中國人受益,而且傳播到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及世界各地,也使這些國家和民族受益。中華民族形成這种獨特的思維模式也許不是偶然的吧。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外儒內道”之說。就是說,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表面上是講儒家的一套,骨子里卻是用道家的一套;在社會上是講孔子的一套,在個人道德的修煉上卻是用老子的一套。李洪志老師說:“我告訴大家,儒教修煉到了極高層次上,它是歸為道家的;……”(《轉法輪》第159頁)就是說,在高層次上,道是儒的老師。作者1984年畫的這幅《孔子問禮圖》,描繪了孔子(——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師”)畢恭畢敬地雙足并齊,雙手拱手向老子(——道家的“先天玄元皇帝”)鞠躬致敬,向老子問禮的歷史畫卷。(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