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青年米甘幹願為耕牛提升原住民競爭力

人氣 13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4日訊】 常有人以「台灣牛」形容一個人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出身台東縣長濱鄉阿美族,新任「中華原住民族知識經濟協會」理事長米甘幹(族語,耕耘之意),為了大幅提升原住民族在工商知識經濟型社會的競爭力,今天接受專訪時,勇邁發下豪語承擔「以往,沒有人耕耘,今後,我來耕耘」。

據中央社7月14日報導,阿美族名米甘幹.理弗克不諱言指出,台灣本土原住民族面臨的困難競爭,一方面在於大多數原住民缺乏良好的漢語溝通能力,至於具備良好漢語文能力的原住民知識份子,卻又未能徹底而深入了解傳統歷史文化。

也因此,米甘幹希望今後積極扮演溝通的橋樑角色,再透過「中華原住民族知識經濟協會」的運作,進一步結合官方與民間各界資源,為都會和部落原住民開創美好遠景。

結合多位原、漢知識學界菁英,以致力提升原住民社會競爭力為宗旨的「中華原住民族知識經濟協會」,今天在台灣大學正式成立。原任籌備委員會主委的米甘幹當選首任理事長。

今天的協會成立大會,學者洪明洲應邀發表專題演講「原住民與知識經濟」,從土地和立國根本的農業觀點,藉由各國推動知識經濟成功範例,說明原住民急需趕搭知識經濟列車。

洪明洲舉例表示,以色列領土大多為沙漠,卻能有百分之五十的農業出口,相較於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大陸,農業生產尚不足以出口。

他進一步指出,反觀僅有兩百萬農業人口的美國,竟然足以養活全球六十億人,充份證明,知識經濟不僅適用於現代高科技,傳統農業也在它的適用範圍。

至於台灣原住民,擁有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山地保留地,這是最大的優勢條件和資源。洪明洲強調,如果能善加利用珍貴資源,原住民族的發展實在未可限量。

洪明洲的講演,讓米甘幹深有感觸。他認為,原住民的確應該揚棄若干不合時代潮流的觀念。舉例來說,與其爭取傳統土地權,倒不如致力開拓「智慧保留地」(傳統文化)。

擁有大學中文系學位的米甘幹,目前仍在台灣第一所社區大學、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擔任授課師資。然而,奮鬥歷程傳奇色彩濃厚的米甘幹,在此之前,和不少都會原住民一樣,也曾幹過出賣勞力的板模工人。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每每思及近親手足與族人因謀生或其他困境,發生意外的不幸憾事經常接踵而至,米甘幹往往流下不爭氣的眼淚。

「英雄不論出身低」。米甘幹認為,原住民要想獲得大社會尊重,必須自己奮發圖強。如何才能自立自強?米甘幹強調,根本之道在於徹底政變原住民的觀念。

他說,原住民知識的低「含金量」,難以提升社會競爭力;相對地,如果原住民能培養高度自信,就能具備能力,一旦有了能力,自然無懼於外在環境的衝擊。

另一方面,米甘幹也呼籲社會各界,應該勇於主動,正確了解原住民文化傳統,不要再以「廉價憐憫」、悲情、弱勢的「黃昏民族」等刻板認知心態,看待原住民族群社會。

今天正式成立的「中華原住民族知識經濟協會」,預定推動的首要任務就是「部落大學」。

有關「部落大學」的理念和規劃執行,米甘幹表示,有鑑於原住民人數不多,協會起步階段有賴優秀的學者專家投注心力。

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進一步深耕普及原住民部落的終身學習,「部落大學」的課程規劃,先期將著手設計各項文化藝術課程,帶動原住民一起關懷認同部落傳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原住民重視丰年祭、少有過年習慣
阿美族原住民以傳統舞蹈向總統府報訊豐年祭
花蓮阿美族成年禮今天舉行
連假激烈運動 上班鐵腿痠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